神舟十五即将发射,发射场低至零下20度,24小时开空调给火箭保温


神舟十五即将发射,发射场低至零下20度,24小时开空调给火箭保温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五即将发射,发射场低至零下20度,24小时开空调给火箭保温


文章图片


据央视近日报道 ,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即将发射 , 为中国空间站建设站最后一班岗 , 完成最后一次发射任务 。 由于发射窗口期在寒冬深夜 , 低温对航天工作人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 为了保证火箭元件不受低温影响 , 发射任务顺利进行 , 火箭发射塔内将开空调为火箭保温 。

神舟十五号船箭组合体
火箭发射窗口是史上最冷
神舟十五号的发射时间定在11月29日晚11点08分 , 比起之前的发射任务 , 这次发射时间最晚 , 气温最低 。 在进行准备工作这几天 , 发射场最低温度甚至低至-20℃ , 已经接近火箭发射温度的最低要求 , 这次的发射温度也是有史以来载人发射任务最低一次 。 在此期间 , 酒泉发射中心工作人员全天候待命 , 保证火箭能按时顺利发射 。
火箭发射对温度要求较高 ,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火箭内部元件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 进而影响火箭能否顺利升空 。 相关人员表示 , 在建设空间站期间 , 发射场就全面升级了发射塔架的空调 , 并配备了多种加热系统 , 经过调试后 , 加温显著 。
塔架内部 , 温度为25℃左右 , 每层级之间都会有4-6个暖风出风口用于加温 。 火箭温度为8-9℃ , 满足内部元件正常运行需求 。 同时 , 塔架也用了特制帆布进行密封 , 防止缝隙影响塔架内的温度 , 各层级之间也用保温围裙进行了隔断 , 实现各层级间温湿度、洁净度的精准调控 。

【神舟十五即将发射,发射场低至零下20度,24小时开空调给火箭保温】中国空间站概念图
要想火箭在寒冷环境下成功发射 , 不仅要给火箭本身保温 , 还要给燃料调温 。 从加注推进剂到火箭发射 , 间隔时间有10-20个小时 , 在此期间 , 推进剂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 所以 , 在火箭加注推进剂前 , 需要对推进剂进行预调温 。 调温的原理就像是加热牛奶 , 将牛奶 , 也就是推进剂放进热水中进行加热调温 , 以满足发射需求 。 同时 , 在推进剂加注前 , 工作人员还必须穿戴厚重密闭的防护服具 , 对燃料和调温设备进行约4个小时的巡视检查 。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刻苦训练
航天任务不只有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 在航天工作人员紧锣密鼓做准备时 , 三位航天员也进行着刻苦训练 。 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位航天员平均年龄为53岁 , 是所有执行任务乘组中最大的 , 但在费俊龙看来 , 年纪不代表一切 , 虽然他们年纪大 , 但他们的状态仍然青春有活力 。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飞船模拟器中
水下训练是所有项目中最耗费体力的一项 。 56岁的邓清明称 , 自己最长的一次水下训练时长达6小时 , 已经是航天员水下训练的极限 。 训练结束后 , 邓清明体重直接减了3斤 。 而水下验证试验比水下训练时间更长、更累 。 每次水下验证试验时 , 都正好轮到费俊龙 , 但费俊龙没有放弃和抱怨 , 反而觉得自己很幸运 , 珍惜每次机会 , 不断总结经验 , 完善训练 。
在长达12年的备战训练中 , 张陆从生疏到熟练 。 超重耐训练是张陆训练之初最害怕的一个项目 , 航天员需要在高速运转的离心机中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 。 一开始 , 张陆的成绩是二级 , 远远达不到上天的标准 。 于是 , 他四处诚心向前辈请教 , 最终成绩达到一级标准 。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正在进行水下训练
中国载人探月进行中
中国空间站建设工作即将全部完成 , 但中国航天的步伐不会就此停止 。 登月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 , 目前 , 中国已经突破了新一代载人飞船、载人运载火箭等关键技术 , 载人探月方案也已完成深化论证 , 为实现载人探月奠定基础 。
同时 , 空间站的顺利完成 , 也为建设月球基地提供参考 。 月球基地就像是月面版本的空间站 , 结合月球实际情况 , 对空间站进行改造调整 , 便能建立初步的月球基地 。 目前 , 中国已经具备了实施载人探月工程的条件 。 我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介绍道 , 十年内 , 中国航天员很有希望成功登上月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