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源:和孩子来一次关于碳原子的浪漫旅行


生命的起源:和孩子来一次关于碳原子的浪漫旅行


文章图片


生命的起源:和孩子来一次关于碳原子的浪漫旅行


文章图片


生命的起源:和孩子来一次关于碳原子的浪漫旅行


文章图片


导语很早之前有过这样一句话“学好数理化 , 走遍天下都不怕” 。

是说当时的学习 , 特别是理科学习中 , 只要抓住了数学物理化学这三门课程 , 就可以轻松面对各种考试了 。
于是现在很多爸爸妈妈都有意识的 , 提前给孩子进行数学物理的启蒙 , 是的 , 给孩子进行数学启蒙 , 物理启蒙的爸爸妈妈很多 , 但给孩子进行化学启蒙的就太少了 。
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 , 一方面 , 数学物理本身就比较贴近于我们的生活 , 出门买菜用到的就是数学 , 孩子问为什么涉及到的就是物理 , 相比较而言 , 化学离我们的生活就有点远了 , 爸爸妈妈们总不能一开始就给孩子一本元素周期表让他们背吧?总不能做实验 , 对比压强、温度、浓度 , 深入理解物质的组成与变化吧?
另外一方面 , 在启蒙的难度以及方式方法上 , 数学物理都能够很好地利用孩子的兴趣 , 然后引申直至构建出一个宏大的结构 。 化学就不一样了 , 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微观的性质 , 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 想让孩子弄懂 , 难度可想而知 。

确实是这样 , 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爸爸妈妈们来说 , 化学都是一门有点抽象的科学 , 而且看上去比较枯燥 , 也不能随时随地的和孩子进行讨论 。
孩子需要化学启蒙吗那么 , 孩子们需要进行化学启蒙吗?
当然是肯定的了 。
著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教授是这么说的“学习无限大 , 世界无限大 , 宇宙无限大 , 太大了研究不了 , 那就研究无限小 , 研究分子和原子 , 所以化学是认识世界很重要的手段 。 ”
化学不仅仅是实验 , 更多的是有着从底层研究物质的能力 , 有着改变世界的无限可能 , 更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另外一个角度 。 给孩子进行化学的启蒙 , 就显得尤为必要而且尤为重要了 。
而正是因为化学的特殊性 , 爸爸妈妈们在给孩子进行启蒙的时候 , 要做的远比数学物理的启蒙教育要多的多 。

比如要事先自己做好功课 , 尽量找到化学原理与现实生活的交集 , 激发孩子的研究兴趣啊;比如要尽量地深入浅出 , 用最直白的话语说出一个个的道理啊;比如把重心放在孩子的兴趣上 , 而不是直接把知识甩给孩子啊......
等等 。
而最应该做的 , 就是给孩子找一本适合的启蒙读物 。 比如这本中信出版社出版的 , 约翰·巴尼特编写的《一个原子的旅行》 。
从原子开始 , 给孩子的化学启蒙《一个原子的旅行》 , 光是从书名就能看出一丝浪漫的味道 。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 , 作者约翰·巴尼特根据著名的元素周期表中最后一个元素“碳”的故事改编的 。
为什么是碳原子?

众所周知 , 我们这个世界上的生命其实都起源于碳 , 从最开始的蛋白质啊、糖类啊等物质 , 深究其结构组成的话 , 大都是以碳原子为基础的 。 从这个角度可以说 , 正是因为碳原子的出现 , 奠定了这个世界上生命的基础 。
所以研究碳原子 , 更多的是研究生命的起源 , 研究生命的变化 , 这一点和孩子们所喜欢的物种变迁 , 人类进化等方面 , 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相关性 。
为什么是碳原子的旅行?
对于化学来说 , 需要研究者有一种特殊的 , 或者说独特的视角 。
他们不仅能看到世界的广大与丰富 , 还能看到其背后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牵绕 , 各种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 , 微观粒子的变化情况 , 更能看到外界的变化与粒子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 。
如果把这些要求都具象化以后 , 其实就是作者口中的“旅行” 。
所谓的关于原子的旅行 , 其实更是化学对元素本质的理解 , 对于各种变化排列组合的深入研究 , 也是研究生命的基本方式 。

《一个原子的旅行》能给孩子些什么?
其实开心爸爸上面说的那些化学原理 , 在《一个原子的旅行》这本书中都有非常形象的体现 。
比如关于二氧化碳的形成 。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 , 这个占据了大气层中绝大部分的气体 , 就是碳原子和氧原子自由排列后的结果 。 而在书中 , 作者绘声绘色地描写了38亿年前 , 碳原子的那次旅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