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湾汉墓由南北两座墓组成 , 应该是夫妻两人“同茔异穴”的合葬墓 。 经过考古发掘以后 , 墓葬为竖穴土坑墓 , 有曲尺形的墓道和复杂的木结构建筑 。 在历史上 , 此墓遭到农民起义军盗掘 , 墓内棺椁被大火焚毁严重 , 只残留下来一些零星的陶器 。
因为没有发现珍贵文物 , 所以此墓没有引起重视 。 后来 , 资金不足 , 竟然放下不干了!当时 , 为了完成田野考古发掘工作 , 石兴邦专门前往北京 , 筹集到约两万元经费 , 才勉强将此墓发掘完毕 。 如今 , 在杨家湾汉墓的遗址上 , 依然可以看到两个巨大的深坑 , 便是曾经没有来得及回填的墓室 。
4.兵马俑:刨土豆式的混乱发掘
1974年3月9日 , 在临潼县杨西村 , 生产社员打井的时候 , 发现了著名的兵马俑 。 随后 , 当时的陕西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秦俑考古队 , 还有二百多名解放军战士 , 操作九台翻斗车支援发掘 。
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 , 当地官员想尽快建成秦俑博物馆 , 督促考古队加快发掘进度 , 越快越好!因此 , 考古现场混乱 , 跟刨土豆一样 。 根据当时现场工作人员所说 , 面对刚出土的兵马俑 , 使用冷水浇和热水烫 , 把表面的泥土洗干净 , 就是他们最大的任务 。
1979年4月 , 夏鼐先生带领中科院考古所的人来兵马俑发掘现场参观 。 当他们走进考古工地 , 看见翻斗车进进出出 , 接着越看越不像话 , 把大家都给吓傻了!随后 , 夏鼐先生和十七位专家们一起上书华国锋主席、国务院和全国人大 , 强烈要求停止这种发掘 , 以免造成灾难性大破坏 。
兵马俑一号坑的考古工作很快被国家下令停止 , 只保留东边的五个探方进行发掘清理 。 随后 , 中科院派石兴邦代表国家文物局指导兵马俑坑的填埋、清理和后续发掘工作 。 当时 , 一边搞发掘 , 一边接待参观者 , 地方官员还不断地催 , 要求按时为国庆献礼 。 1979年10月1日 , 兵马俑博物馆开放 , 已经糟践得不成样子的兵马俑终于亮相了!
5.白家遗址:那锅煮不熟的饺子
过去 , 夏鼐先生从当时发掘的仰韶文化遗址看 , 认为渭河流域能找到前仰韶文化遗迹的可能性极大 。 这里的雨水好 , 土地肥沃 , 适宜人居 。 1981年秋天 , 陕西考古所成立第六分队 , 在石兴邦先生的带领之下 , 对关中地区已经发现的前仰韶文化遗址进行复查 。
经过调查以后 , 石兴邦觉得只有临潼白家村遗址比较典型 。 这里保存比较好 , 堆积丰富 , 性质单纯 。 于是 , 他向考古所报告 , 决定在白家村遗址进行一次发掘 , 对达成我们的学术追求目的比较理想 。
上个世纪50年代 , 配合三门峡水库建设之际 , 在临潼县白家村旁边发现这处遗址 。 当时 , 没有搞清楚它的文化性质 。 到了70年代初期 , 西安半坡博物馆考古组在这里进行一次试掘 , 初步确定白家村遗址是“老官台文化”的遗存 。
1982年10月至1984年5月 , 石兴邦在白家村遗址发掘 , 生活比较清苦 , 很难吃一顿肉 。 有一次 , 见农民卖猪肉 , 便买了一吊子 。 包完饺子 , 煮好一尝 , 肉陷咬不动 。 然后 , 继续煮 , 皮都成面片了 , 馅还是咬不动 。 最后 , 大家只好吃了一顿“肉丸胡辣汤” 。 当地人告诉他 , 这是多年不下崽的母猪肉 , 俗称为“毛猪” 。
6.法门寺遗址:打开神秘的地宫
相传 , 释迦牟尼佛灭度 , 遗体经过火化后 , 凝结成许多舍利子 。 公元前三世纪 , 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 , 将佛祖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 , 送到世界各国建塔供奉起来 。 根据文献记载 , 在法门寺地宫内 , 供奉着一枚佛指舍利 。
1987年2月28日 , 石兴邦带领考古队 , 对法门寺塔基进行发掘清理 , 发现唐代晚期修建的地井盖 。 随后 , 找到地宫入口 , 沿着台阶下去 , 发现前殿、中殿、后殿 。 后来 , 在后室地下找到一个坎 , 发现释迦牟尼佛指舍利 , 立马震动了整个佛学界 。
抗日战争时期 , 有一名叫“朱子桥”的军阀驻扎在法门镇 。 当时 , 他看到法门寺塔倾斜 , 便主动出资进行修缮 。 结果 , 一不小心 , 挖到地宫 , 看到满地珍宝 , 他被震惊到了!但是 , 他认为这是佛祖的东西 , 没敢碰一件文物 , 悄悄将地宫封堵 。
当地老百姓尊敬神灵 , 没有人敢惦记法门寺地宫的珍宝 。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 红卫兵将法门寺地面的文物全部破坏 , 还准备挖开地宫 , 破坏这里的文物 。 当时 , 法门寺的方丈良卿为了阻拦红卫兵 , 愤怒之下 , 举火自焚 。 他惊人的举动吓跑了红卫兵 , 没有再敢继续破坏 , 地宫才能保存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