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不满房产分配,放火烧掉父母的房子,没同理心的孩子有多可怕( 二 )


我国学前研究会原理事长冯晓霞教授曾说过:孩子如果不知道如何与世界相处 , 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 。
同理心就是孩子连接世界的桥梁 , 缺乏同理心的孩子不懂得规则的重要 , 他们会肆无忌惮地打破规则 , 给别人带来伤害 。

看过一个视频 , 在一家书店里 , 本该安静的环境一个10岁的男孩大声念着英语 。 工作人员提醒后 , 他竟大骂“信不信我抽你” , 而一旁的母亲只是淡淡地来句“他还是个孩子 , 不用管” 。 可以推测 , 在母亲的放纵下 , 这个男孩以后只会越来越不懂理解别人 , 未来社交关系也会越来越差 。
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当父母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温柔善良 , 体贴他人 , 谁都不希望最后和孩子反目成仇 , 那么我们要怎么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呢?

首先 , 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要求
1岁之前 , 不需要对同理行有过多要求 。
2岁之前 , 可以引导孩子通过面部情绪和肢体动作 , 识别情绪 。
8岁之前 , 家长要帮助孩子扩充情绪库 , 引导孩子做出正确反应 。 比如 , 看到别的小孩摔倒了 , 不要站着看 , 而是善意地扶起他 。
12岁之前 , 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 , 多问:如果你是XXX , 该怎么办?

其次 , 巧用游戏
介绍两个对孩子同理心非常有用的游戏:
▼ 游戏一 , 心情表演
做一套心情卡片 , 家长和孩子每人抽一张 , 表演卡片上的情绪 , 不管是用面部表情还是肢体语言都可以 。 这个游戏会促进孩子的情绪语言发展 , 也能让孩子肢体语言更加敏感 , 更容易洞察别人情绪 。
▼ 游戏二 , 角色扮演
也就是俗称的“过家家” ,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 。 比如 , 你演一个大反派 , 孩子扮演超人 , 玩的过程中你假装摔倒 , 让孩子去判断是否要帮助坏人 。
这种游戏的意义 , 是让孩子用同理心体验道德两难时 , 要维持正义还是遵守标准 。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自己的判断 。

最后 , 让孩子直面矛盾 , 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
大多数父母会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 但很少当着孩子的面解决问题 。 这会给孩子一个错误信息:问题不需要解决 。
就像前文在书店大声念书的男孩 , 不同意工作人员的劝解 , 完全可以用解决问题的心态 , 提出看法 , 这样才有利于解决矛盾 。 但不管从孩子的行为 , 还是他母亲的回复 , 我们都没有看出任何想解决问题的意思 。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 , 这种缺乏公德心的行为 , 一定跟父母的处事方式息息相关 。
我们会建议 , 家里矛盾发生后 , 将矛盾的解决一并呈现给孩子 。 这个过程会激发孩子换位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 增强他的同理心 。
苹果公司CEO库克曾说:我不担心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有思维 , 而担心人类变得像电脑一样 , 失去价值观和同理心 。
一个孩子是否具备同理心 , 往小了说关系个人发展 , 往大了说关系到社会安全 , 只有父母尽早察觉 , 提前引导才不会出现“火烧房子”的悲剧 , 你说对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