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老人用14年花26万修建“活人墓”,晚上睡棺材,白天行医救人( 三 )


为了让妻子忘记悲伤 , 梁富生总是想方设法去开导妻子;
为了能够治好妻子的病 , 梁富生更加认真地研究医书 , 为妻子找草药 。
就这样 , 春去秋来又过了几年 , 妻子病情不但没有好转 , 反而更加严重了 。
不久后 , 妻子也撒手人寰了 。
妻子在临终前 , 叮嘱丈夫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 。
妻儿的相继离去 , 让梁富生生无可恋 , 他举目四望 , 发现房间里已是四下无人 , 内心也是一片茫然 。

乡亲们不忍心看梁富生那么伤心难过 , 也不好意思再去找他看病 。
但有一天晚上 , 邻居家的一个小孩突发痢疾 , 大晚上的也找不到其他的医生 , 邻居只能敲开梁富生家的门 。
经过梁富生的极力抢救 , 孩子的病情得到了好转 。
此举 , 令梁富生的名气大增 , 村里一有人提到了梁富生 , 乡亲们都为其竖起了大拇指 。
于是 , 梁富生又开始替村里的乡亲们看起了病 , 乡亲们的大病小病都会来找梁富生 , 梁富生也很乐意效劳 。

为了让梁富生年纪大了之后不会孤单 , 有人劝梁富生重新娶个妻子 , 甚至有人将介绍来的对象拉到了梁富生的家中 。
可是 , 梁富生并没有答应 , 因为他深爱着妻子 , 他忘不了她 。
梁富生梁富生对乡亲们说他不想再婚 , 他只想带着对妻儿的思念 , 一个人孤独地度过余生 。
从此 , 再也没有人向梁富生提及再婚的事情 。
梁富生在村里的人缘好 , 为人和蔼可亲 , 乡亲们一有时间都会跑到他家 , 陪他聊天 , 就连一些小孩子也喜欢跑到家里来 。

下定决心从医并建造坟墓
有了乡亲们的陪伴 , 梁富生也渐渐地从妻儿的阴霾里走了出来 。
不过 , 到了深夜 , 乡亲们一走 , 梁富生的脑海又开始浮现出妻儿的影子 。
梁富生失眠了 , 他每天都在漫漫长夜里苦苦地煎熬着 。
夜太长了 , 失眠的夜 , 能够陪伴梁富生只一盏孤灯和几本厚厚的医书 。
为了不被过去所困扰 , 梁富生在深夜里掌灯苦读 。

在日积月累的研究中 , 梁富生的医术日益精湛 , 他通过精湛的医术救治了很多人的性命 。 甚至连邻村的一些人都会来找他看病 。
有一天 , 邻村有一个孩子患了肝病 , 到处寻医问药无果 。
孩子的父母找到了梁富生 , 央求他救他们的孩子 。
经过梁富生的全力医治 , 孩子的病被治好了 。
就这样 , 梁富生得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面锦旗 。
这一面锦旗激起了梁富生从医的决心 , 此时的梁富生已经年至六旬 。

有人说 , 想要从医需要一本行医资格证 。 此时 , 年至六旬的梁富生便开始走上了考证的道路 。
在他的努力下 , 行医资格证被他拿到了 。
从此 , 梁富生真正地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人们也逐渐重视身体的健康 , 找梁富生看病买药的人也越来越多 。
梁富生在医治病人的过程中赚到了一些钱 。
生老病死是人间常态 , 此时的梁富生已经年过七旬 。 他放眼一望 , 举目无亲、孑然一身 , 自己死后会有谁来为他送终呢?

在古代很多出身名门望族的人 , 在还没死之前都会提前为自己建好坟墓 , 等到去世了之后就可以直接下葬了 。
梁富生想 , 如果自己生前也为自己先建造坟墓的话 , 在活着的时候就住进去 , 自己去世后就不用劳烦别人了 。
于是 , 梁富生就找到了乡亲们 , 跟他们商量自己想建坟墓的事情 。
刚开始的时候 , 乡亲们并没有赞同他的做法 , 甚至有人说:
“您老人家 , 生怕百年之后没人为您养老送终 , 我们可以的 。 您没有孩子 , 我们这些乡里乡亲都是您的孩子 , 您就不要担心这件事了 。 ”

但梁富生却执意要建 , 乡亲们拗不过他 , 只能答应了 。
最后 , 根据风水先生的建议 , 他将自己的墓地设在了离村子不远的一处悬崖峭壁上 。
开始施工的时候 , 乡亲们都纷纷跑来帮忙 。
梁富生不像古代那些名门望族那么有钱 , 死后也没有什么陪葬品 。
但为了防止自己死后有人来打扰他的安宁 , 梁富生在墓室里设置了很多的机关 , 比如一些夹子之类的东西 。
这种夹子 , 一旦被夹到 , 后果不堪设想 。
因此 , 梁富生为了防止有人因为好奇进入墓室而受伤 , 就特意在墓室外刻下了警示碑 。

这座坟墓从施工到建成 , 一共花了14年的时间 , 也花光了梁富生毕生的积蓄——26万人民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