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长颈鹿是“同性恋”?错,为了留下后代,长颈鹿做足了功课( 二 )



看到这个动作 , 你能想到什么?相信养过猫的小伙伴都有印象 , 这就是猫闻我们的脚的表情动作 , 其实这不是动物被脚或者尿液熏到了 , 而是一种裂唇嗅反应(flehmen response) 。
裂唇嗅反应在多种哺乳动物身上都能看到 , 比如有蹄类动物、猫科动物等等 , 这个动作做得最标准的动物是马 。

当然 , 这不是一个无聊的动作 , 而是一种能够更好地识别气味和信息的方式 , 当长颈鹿做出这个动作时 , 尿液和气味颗粒能够进入犁鼻器 , 而犁鼻器是动物更好感知气味和激素的器官 , 这个器官直接与神经系统相连 。
而长颈鹿的这个动作本质就是要分辨出雌性长颈鹿是否在排卵 , 毕竟对于长颈鹿来说发情不代表一定排卵 , 而雄性长颈鹿靠这个方法就能准确的识别出来 , 然后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

当确定雌性长颈鹿排卵后 , 就是交配了 , 由于长颈鹿太高了 , 腿也太长了 , 所以繁殖对于它们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 需要多次的进行骑跨的动作 , 但是真正的繁殖行为通常只有1-2秒 , 为了保证尽可能的成功受孕 , 雄性长颈鹿会多次的骑跨 , 这是它们“拼命”的另外一个表演 。
你以为这么就完了?还没有 , 雌性长颈鹿是多配偶制的 , 虽然雄性长颈鹿好不容易打败了竞争者 , 完成了繁殖行为 , 但当雄性长颈鹿转身离开后 , 不久就会有新的雄性来重复同样的动作 。

关键的问题是 , 雌性长颈鹿长达400多天的妊娠期通常只能生下一只幼崽 , 这就尴尬了 , 因为连它自己都不知道这只长颈鹿后代是它跟哪只雄性的后代 。
不过 , 这都不重要 , 因为对于长颈鹿来说 , 它们繁殖成功了 , 之后就是抚养后代了 , 雌性长颈鹿倾向于群居抚养后代 , 整个族群中只有雌性和幼崽 , 它们会互相的协作 , 但尽管这样 , 小长颈鹿的死亡率依然高达25%-50% 。 而对小长颈鹿威胁最大的是狮子、鬣狗以及尼罗鳄 。

写在最后长颈鹿并非同性恋 , 它们被误解的主要原因就是雄性长颈鹿频繁地与同性争斗 , 而且在群居模式上 , 长颈鹿更倾向于雄性成群 , 雌性和幼崽成群 , 这才造成了误解 。
事实上 , 长颈鹿 , 尤其是雄性在繁殖这件事上非常的不容易 , 毕竟它们很容易忙活半天 , 结果没留下“一儿半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