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林:是的 。 他们很谨慎地应用理论方法进行实验 , 数据也经过计算机处理 , 但观察到的磁矩值与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测的完全吻合 , 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 可见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 最后真相如何 ,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主持人:我觉得这正是您的直播课的意义所在 。 通常当人们听到一项研究声称“我们有所突破”时 , 大家都欢欣鼓舞;但转头又会有另一项研究告诉他们“其实没有” 。 很多人并不了解科学研究是怎么一回事 , 它是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拓展的过程 , 而这个过程中存在无数的变数 。 我想 , 这就是您一直想要传递给孩子们的观念吧?
葛林:你说得很对 。 因为 , 如果你只把科学看做静态的既成事实 , 那么你将无从体验无比刺激的探索过程:有人提出想法 , 其他人表示赞同或反对 , 然后大家去验证、去观察 , 再回过头做出判断 。 这就是人类探索自然的进程 , 充满了变数 , 却又无比美妙 。 换一个视角看待科学 , 它就不再是教科书里那些冷冰冰的事实 , 而是充满乐趣的过程 。
主持人:是啊 。 而且在和人们、尤其是和孩子们聊天的时候 , 我还发现 , 人们总是忘记科学家也是人 。 他们觉得科学家就是漫画里或电影里的白胡子老头儿 。 因此 , 很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 , 科学家是和他们一样的人 , 或是像他们爸爸妈妈一样的人 。 很多人其实都意识不到这一点 。
葛林:同意你的看法 。 好在人们已经在做一些尝试 , 比如拍电视剧 , 像“生活大爆炸”就很经典 。 不过 , 在“生活大爆炸”里 , 科学家的形象多多少少还是漫画式的 , 很夸张的 , 对吧?所以 , 这部剧流行起来是件好事 , 但它反映出人们还是倾向于认为科学家都是些怪胎 。 当然 , 科学家是一个很大的群体 , 其中不乏性格古怪的家伙 。 但大部分科学家和普通人并无不同 , 他们只是专注于某个特定的领域罢了 。
主持人:没错 。 现在让我们回到那个宏大的问题上去:科学界正在寻找一个终极的万物理论 。 您现在还认为弦论会是这个万物理论吗?过去5年或10年里我们又有些新的发现 , 您会因此改变看法吗?
葛林:关于这个问题 , 我先澄清一下 。 尽管大家都知道我一直在研究弦论 , 普及弦论 , 但我可没说过弦论会是万物理论 。 一直以来 , 我都认为它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有趣的理论 , 它有可能成为终极理论 ,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
这是我的看法 , 到现在还是 。 弦论在过去几年里有几次重大的理论突破 , 但能被实验验证的太少了 。 我原本寄望于大型强子对撞机会有所发现 , 结果并没有 。 但这也在意料之中 , 可能我们只是需要更大型、更精良的设备来证实它吧 。
总之我认为 , 在纯理论方面的进步还是相当迅猛的 ,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被实验验证 。 但最终结局如何 , 目前还很难说 。
主持人:那么有没有哪些具体的实验或研究是您觉得最值得期待的?您觉得从哪方面着手可能取得进展?
葛林:现阶段来讲 , 一个可能的方法是校验对引力波的观测 , 它将使我们对黑洞边缘的辨识达到空前的精准 。 从这类实验中我们应该会得到一些启发 。
不过说句真心话 , 我们这代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在实验观测中验证弦论 , 或许需要下一代或两代人的努力才能会成功 。
主持人:这对个人来讲真的挺郁闷的 , 因为大家都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 但科学研究并非一蹴而就的事 , 而我们试图把万事万物纳入同一个理论体系的研究 , 才开始了一个世纪左右 , 是这样吧?
葛林:严格来讲还不到一个世纪 。 一个世纪前的确有人做过 , 但真正大规模的研究是在近50年才展开的 。 而且我们的理论发展太快 , 现今的实验水平远远跟不上 。 如果说还要几代人的努力才有能力验证这个理论 , 一点都不奇怪 。 要知道 , 我们是在解答有史以来最深奥的问题:宇宙如何起源?如何统一各个基本力?宇宙最基本的元素是什么?这些问题 , 尽管表述不尽相同 , 数千年来始终困扰着我们 。 如果说我们离成功尚需数十载的努力 , 那么我们也唯有接受现实 。
主持人:但在您看来 , 人类的大脑能否胜任如此深度的钻研?我们为了生存从猿类进化而来 , 寿命只有区区70余年 , 却试图解开这些我们可能根本无法理解的谜团 , 真的可能吗?
葛林:我这个人比较乐观 , 对于这个问题我永远持肯定的态度 。 放眼我们的星球 , 还有很多智慧生物 , 譬如猫和狗 , 它们应该理解不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吧 。 不过也不一定 , 说不定它们早已洞悉宇宙的终极奥秘 , 正在看我们的笑话呢 。 回到问题上 , 我觉得的确有这个可能 , 就是答案近在眼前 , 可我们的思维能力有限 , 始终无法参透 。 但至少我们尽力了 , 我们也有所收获 。 而且到目前为止 , 人类还没有碰到真正无法逾越的障碍 , 所以让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去追寻终极答案吧 。
推荐阅读
- 史无前例,物理学家使用量子计算机创造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虫洞
- 爱因斯坦场方程是一个生产怪象的机器,引出了很多难以置信的现象
- 如果黑洞进入太阳系,会发生什么?
- 57岁的费俊龙,17年后再次上天,3点原因解释为何航天员年龄偏大
- 我们还不知道质子的具体构成
- 被黑洞吞噬的物质最后都去了哪里?著名科学家霍金给出了答案
- 当星系被另一个星系吞并时,你知道它们中心的黑洞会发生什么吗?
- 黑洞的旋转速度有多快?你知道黑洞进食多有意思吗?继续M87之旅
- 如果天上一天人间一年是真的,待在黑洞旁边是不是就可以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