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在即,核酸棒子也该折断了


开放在即,核酸棒子也该折断了


文章图片


开放在即,核酸棒子也该折断了


青春才几年 , 疫情占三年 , 2022年12月1日是疫情满三年的日子 , 也就在同一天 , 政策也终于在寒冬吹来一丝暖风 , 要求各地区风控场所快封快解 , 应解尽解 , 广州东莞直接取消48小时核酸检查 , 凭绿码即可畅行无阻 , 各线下实体店也开放堂食 , 光明若影若现了!
不少网友也在开始囤积感冒药 , 抗病毒药物了 , 连花清瘟胶囊有的药店一天销量上万盒 , 是平日里的好几倍 。

今天一张“清晰明了”的“新冠吃药顺序“在各大社交媒体疯传 , 似乎大家已经做好开放的准备 , 在囤积必备药物 。
但是 , 靠着疫情大赚特赚的核酸企业 , 他们该何去何从?
万亿产业链 多少人在眼红!
中国14亿人口 , 按照单次核酸5元/次成本核算的话 , 如果每天有6亿人需要做核酸 , 一天产生花费的成本就有30亿 , 一年粗略算下来 , 也轻松破万亿 , 而且还不包含核酸检测人员工资 , 检测亭 , 医疗物资等成本 。
而且核酸真的是暴利行业!

以某安医疗公司为例 , 今年前三季度营收245亿 , 净利润160亿 , 利润率高达70% , 2019年这家公司营收还不到10个亿 , 三年时间翻了25倍还多 , 可以说是资本奇迹了!
还有的企业利润率甚至高达90%!
今年我国共有104家新冠检测相关上市公司 , 营收超过2500亿元 , 同比大增37% 。
还有十几家核酸企业排队等着上市 , 赚钱效应可想而知!
恶债得还 整治在即!
前几天官方发文要整治核酸乱象 , 原因是很多核酸企业通过数据造假变相赚钱!
前段时间”张珊珊“事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 他一个人竟然关联了35家核酸企业 , 网友总是开玩笑说到 , 这家公司开到哪里 , 哪里就会核酸爆发 。
而且主公司核子基因检测结果屡屡出错 , 才会被网友曝光 , 该公司深圳总部还大言不惭在宣传栏上写着“全国检测人数累计超7亿份 , 样本检测0差错” 。

不禁要问 , 这样得企业资质如何通过 , 顺利中标的?
疫情本身作为重大的卫生安全事件 , 国家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 这些人却在发国难财 , 整治在即!
而更加讽刺的是 , 今年没怎么做核酸的柳州 , 却基本没有新增确诊 , 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
核酸产业 , 该成为历史了!
不可否认的是 , 核酸检测在疫情开始 , 确实对于防控有极大的帮助 , 但是如果把他当成一门生意或者是一个产业来看的话 , 确实让然咋舌 , 因为他不创造任何价值 , 而是人民的负担!
要知道不是核酸检测选择了历史 , 而是历史选择了核酸检测 , 当疫情褪去 , 核酸检测也就该走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开放在即,核酸棒子也该折断了】~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