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疾病抢救无效,金龙羽董事长去世,年仅40岁,惋惜!( 二 )


郑永汉后来透露 , 他暗下决心 , 虽然私下和一些玩在一起的是朋友 , 但工作上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 我只能用行动去告诉大家 , 我会对企业负责 , 公私分明 。
郑永汉与代理董事长的郑焕然 , 均就读于东北财经大学EMBA , 年轻人与老辈人不同 , 喜欢亲近资本市场 。 早于2010年 , 他就向父亲提议公司上市 , 但被一口拒绝 。 早年创业时 , 金龙羽的厂房是租来的 , 直到2004年才启动自有资金 , 卖地皮建厂房 , 三年后搬迁入驻 。 郑永汉曾说:“我爸特别务实 , 连贷款都很少用 。 ”

郑永汉到了郑永汉接棒总经理后 , 再次向父亲提出公司上市的看法时 , 这次 , 郑有水没有反对了 。 郑有水告诉儿子:“你现在已经接手公司 , 你既然提出来这个想法 , 认为上市对公司很重要 , 就去把它做好 , 我不管 。 ”
父亲退入幕后 , 郑永汉出任董事长 , 成了金龙羽家族二代掌门人 。 也就在金龙羽上市的2017年 , 西安“奥凯事件”的爆发 , 整个电缆行业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
在门槛低、利润薄、低价竞争、偷工减料的乱象中 , 自公司创立以来 , 郑有水、郑永汉父子二代经营 , “一心只做好电缆” , 以精益求精为立身之本 , 以信誉铸品牌 , 以质量促销量 , 闯出了稳健发展之路 。
金龙羽的主营业务为民用及工程、供电系统、外贸 , 作为二代掌门人 , 成长于基层的郑永汉 , 除了抓质量管理 , 将线缆事业做大做强 , 也在寻求转型之路 。 金龙羽的线缆 , 在广东乃至华南、全国 , 都实属拔尖 , 但也有拓展产业链需求 。 去年8月 , 金龙羽全资子公司惠州市金龙羽电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重庆“锦添翼”合作开发固态电池 , 曾引发市场的关注 。
郑永汉曾为深圳高质量发展代言 , 他也说过:“民营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实控人的经营理念与质量初心 。 ”


金龙羽的商标 , 是他自己画出来的

2016年 , 郑有水独资捐建陇田镇和成中心幼儿园落成郑永汉的父亲、金龙羽创办人郑有水 , 凡事喜欢亲力亲为 , 而且事无巨细 , 一路管到底 。 可能有的人不晓得 , 一手创办金龙羽的他 , 连金龙羽的商标 , 也是他自己画出来的 。
郑有水的老家潮南陇田 , 是个有山有水有平原的临海鱼米之乡 , 是汕头市潮南区三个中心镇之一 。 金龙羽起步于潮南陇田仙家 , 后来郑有水与兄弟去深圳发展 。 2010年 , 他跨界房地产 , 成立深圳市金和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和成世纪中心就是他们开发的 。
在老家陇田仙家 , 郑有水家族的祖祠“永思堂” , 也被仙家当地人称为“猪屠祠” 。 原来 , 郑有水祖上 , 是屠户 , 铺号名曰“和成” 。
“树发于根 , 培其根 , 则枝繁叶茂 。 人本乎祖 , 尊乃祖 , 方族旺家兴 。 ”追溯源流 , 永续传承 , 才能基业长青 。 除了把自己公司冠以“和成”之名 , 他独资捐建的陇田镇和成中心幼儿园 , 也用此命名 。

金龙羽周年庆时 , 郑有水与兄弟同台股权结构 , 是家族企业治理及发展的基石 。
金龙羽IPO之前 , 股权高度集中于郑有水家族 , 除了郑有水高比例持股 , 他的大哥郑会杰、二哥郑美银及三嫂郑凤兰 , 均持有不同比例的股份 。 从某种角度来说 , 金龙羽也属于郑有水家族联手创业的结果 , “家族连”群体力量大 。
没有做线缆生意之前 , 郑有水早期主要是跑运输 。 后来 , 他帮潮汕一带的商家运输电缆产品 , 时间久了 , 也慢慢对此行业有所了解 , 摸出了门道 。 经朋友力荐 , 他也跨入了线缆行业 , 并创办金龙羽 。 那时 , 郑有水说了一句话:“别人能做 , 我为什么不能做?”
家和万事兴 , 大家同心合力 , 在深圳这片热土 , 闯出了一片天 。 从“家族创业连” , 再到“父子帮” , 二代掌门人郑永汉接棒有成 , 也有传承的使命感 , 遗憾的是他年过40岁就离去了 。
应该说 , 父亲对郑永汉寄予很高期待 。 以前 , 金龙羽基本上所有事情 , 都是郑有水他自己来亲自拍板的 , 但交给儿子掌舵后 , 父亲态度就不一样了 , 他喜欢充分授权:“如果什么事都要我来做 , 那要管理层做什么?”
2019年10月18日 , 金龙羽公告称 , 郑有水先生因个人投资的其他企业业务繁忙 , 提前一年退入幕后 , 并由郑永汉出任公司董事长 。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 , 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 , 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