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10000人穿越回150万年前,能否造出计算机?


如果让10000人穿越回150万年前,能否造出计算机?


文章图片


如果让10000人穿越回150万年前,能否造出计算机?


文章图片


如果让10000人穿越回150万年前,能否造出计算机?


文章图片


如果让10000人穿越回150万年前,能否造出计算机?


文章图片

【如果让10000人穿越回150万年前,能否造出计算机?】
如果让10000人穿越回150万年前,能否造出计算机?




人类能否在150万年前制造出计算机? 这是科学家提出的一个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被人忽视 , 那么人类就会停止前进 。在计算机诞生之前 , 要解决这个问题 , 是相当困难的: 在150万年前 , 所有人都是用动物进化出来的大脑思考 。这就好比现在我们使用计算机时需要输入大量原始数据 。那么 , 历史上还有哪些问题被忽略了呢?科技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呢?


1、我们能造出电脑吗?
计算机的诞生需要一种叫晶体管的器件 。科学家们从19世纪中叶开始 , 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一直到1960年代 , 科学家们还没找到一个能够产生晶体管的材料和电路设计方法 。直到1965年 , 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学院的一位叫哈默尔(J. H. Hamel)的工程师提出了硅条概念 。

他将硅片与玻璃基板相结合 , 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块半导体集成电路 , 并获得了成功 。后来 , 这个器件又被用于制造晶体管和集成电路 。可以说 , 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这段时间里 , 计算机工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尽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它确实像是计算机发明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参见什么是集成电路) 。


2、如果想让机器运行 , 需要多少人操作?
如果是一万人操作一台计算机 , 这台计算机能否正常运行? 我想很多人都会说不可能 。首先 , 这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情况下 , 电脑要想运行一台正常的电脑 , 至少需要上万个人脑配合才行 。其次 , 即使有人能操控计算机 , 但由于人脑操作起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 一台由电脑控制的机器正在运行 , 但是因为它是以人脑来控制的 , 所以这台机器能达到的效率非常低;而另一台由人脑操控的机器却可以运行得很快 。

如果你能让一万人同时操控这两台机器运行的话 , 你会如何选择? 如果是我们选择这样一个场景呢? 我想很多人都会说: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都会想到啊! 但事实却是:我们很难想象这一万人同时操作一台机器在高速运转 。而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人想控制这两台机器的话 , 那需要多少个人才能控制得了啊? 要知道 , 如果要控制两台机器 , 每一次只能同时操作一个 。而且还有一个前提条件——要让两个人同时操作这两台机器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10000个人脑和一群电脑在一起工作的话 , 那么效率就会非常低 。所以最终导致的结果也就是一个人能控制两台计算机;而一万个人只能控制一组计算机 ,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


3、计算机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一直是科学家的梦想
从古希腊时代起 , 就有了计算机的雏形 。从公元前三世纪 , 古希腊的数学家们就开始用算术来解决数学问题 。古希腊人将所有复杂的问题 , 都归结为数学中最基本的一组数学公式 , 并提出了许多求解方案 。比如 , 有一种被称为黄金分割(ratio)的算法 。 它是基于黄金分割比例来计算物体位置的 。这也是我们现在使用计算机中必须要用到的一种算法 。


4、技术进步很慢
科技进步很慢 , 是因为技术人员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在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 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想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 但却不愿去接受新事物 。例如:我们都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 但是当他第一次用灯泡给自己做实验的时候 ,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当他在实验室中不断实验时 ,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用金属丝来做实验 。后来发现这东西很难做好 。

?于是 , 爱迪生找来很多材料来制作金属丝 , 但每次试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爱迪生尝试了1000多次还是不行 。最后爱迪生想到了一个办法:把电线做成圆柱体来代替金属丝制作实验仪器 。但是在做实验之前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让实验人员接受新事物 。爱迪生把一块材料放在圆筒中进行试验时 , 都没有取得成功 。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有很多人不喜欢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而那些能够吸收更多新鲜东西的人会有更好表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