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董明珠刚加入格力时 , 几乎全年没有休假 , 同事邀她外出聚餐 , 她也一一拒绝 。
有人劝她:“你疏远别人 , 退休后没人愿意跟你做朋友 。 ”
她说:“我年轻打拼时都不依靠朋友 , 老了后还需要在意有没有朋友来看望我吗?”
多年后 , 从底层销售一路做到董事长的董明珠 , 在一次采访中说:
“要把时间花在自己的事上 , 而不是用来接触别人 。
在他人眼里 , 你的确很孤独 。 但在孤独当中 , 你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 ”
区分强者与弱者的 , 不是智商 , 也不是情商 , 而是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
弱者盲目合群 , 最终泯然众人;强者独自修行 , 直至出类拔萃 。
小说《三体》中 , 一大批科学家跟随维德研制光速飞船 。
但由于对未知技术的恐慌 , 抵制光速飞船的呼声越来越高 。
科学家们迫于大众压力 , 不仅退出研究 , 还投票赞成处死维德 。
多年后 , 面对外星文明的降维打击 , 人们只能依靠光速航行 , 才能逃出生天 。
而当初放弃研制光速飞船的科学家们 , 此时便只能和普罗大众一起见证地球文明的湮灭 。
《乌合之众》里有句话:“群体意识会淹没个体理性 , 个体一旦归入群体 , 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所淹没 。 ”
一个人越是往人群里钻 , 越会拉低自己的层次 , 直到和周围人一个模子 。
明白这个道理的人 , 选择在自己的世界里 , 清醒而自由地活着 。
歌德出身德国贵族家庭 , 从小被要求融入上流社会的圈子 。
他被亲友拽着参加鸡尾酒会、交谊舞会 , 以及各类精英阶层的聚会 。
置身灯红酒绿的热闹场 , 伴随迎来往送的应酬 , 日子一天天过去 。
如此的确合乎贵族的身份 , 歌德却在虚伪的人情世故中 , 感到灵魂渐渐枯萎 。
终于在33岁那年 , 歌德决定回归本心 , 搬到一处平民区独自生活 。
挥别门庭若市的往昔 , 他在无人问津的破旧公寓里研读晦涩深奥的先哲典籍 。
日子虽然穷困 , 精神则在一个人的修行中愈加强大 。
当18世纪欧洲贵族走向没落时 , 歌德却凭借遗世独立的深邃思想 , 将作品推向文学的巅峰 。
【弱者成群结队,强者独自修行】作家王开岭说:“盲目的合群 , 是平庸的开始 。 ”
想要出类拔萃 , 就要有在人潮中逆行的决心 。
木秀于林 , 风必摧之 , 而强者要的是 , 一个人活成一片树林 。
去年中国企业家发展年会上 , 有张照片刷遍朋友圈 。
到场宾客打成一片 , 唯独曹德旺独坐一隅 , 安静享用晚餐 。
这类高级别的宴会 , 在大多业内人士看来 , 是一个蓄积人脉的机会 。
而曹德旺的玻璃产业占到全球份额的70% , 凭借这样的实力 , 他根本不需要应酬交际 。
猛兽总是独行 , 牛羊才会合群 。
优秀的人享受独处 , 他们的成绩有目共睹 , 不必从群体中寻求归属 。
只有那些唯恐落单便会暴露自己水平的人 , 才迫不及待往人群里钻 。
前段时间 , 姜戎被评选为“中国最不合群的作家” 。
2006年 , 他发表的小说《狼图腾》 , 在中国销量超650万册 。
成名后的姜戎 , 没有像其他作家一样 , 组团参加书友互荐会 , 提升自己的曝光度 。
他不仅拒绝茅盾文学奖的评选邀请 , 甚至和出版社签订“三不协议”:不拍照 , 不录音 , 不接受任何采访 。
此后16年间 , 姜戎没有作家论坛 , 没有签字售书 , 甚至没在公众平台留下一张自己的照片 。
他始终游离于主流创作群体之外 , 而这并不妨碍他以一系列优秀作品 , 连年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 。
豆瓣上有句精彩的评论:
“以前有人告诉我 , 你要积累人脉 , 你要人际交往 。 后来我才发现 , 只要专业素质够硬 , 这些都不是必需品 。 ”
不合群的人 , 不是没有社交的能力 , 而恰恰是因为能力卓绝 , 撑得起自己的特立独行 。
看过一则寓言 。
一只落单的羚羊 , 在广袤草原上苦寻自己的归宿 。
推荐阅读
- 胡锡进:仍在查核酸但核酸点先撤了,这样的政策打架要不得
- 中国最近的两项科学成就令世界钦佩,正在考虑征服月球和火星
- 霍金为何想拿把枪崩了薛定谔的猫?
- 如果把所有陆地生物移居海底,人类会怎样?哪个物种能续写陆地神话?
- 600万年前,一只猫头鹰刚吃饱,食物还没消化就被定格为化石
- 一举攻克世界难题,90后清华女博士万蕊雪:我只做中国科学家
- 美国宇航局多次朝着宇宙发射消息,为何要主动联系外星文明?科学家表示很担忧
- 为什么人会活得那么累,地球人官方生存模式,科学家揭开谜底
- 时间是什么?爱因斯坦认为:时间是人类的幻觉,其实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