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青海河谷地带为什么对宁夏关中平原呈现碾压优势却不为人知?


甘肃青海河谷地带为什么对宁夏关中平原呈现碾压优势却不为人知?


文章图片


甘肃青海河谷地带为什么对宁夏关中平原呈现碾压优势却不为人知?


文章图片


甘肃青海河谷地带为什么对宁夏关中平原呈现碾压优势却不为人知?


文章图片


甘肃青海的河谷地带始终是区域政治经济人口中心
  • 河湟地区
  • 河专指黄河 , 湟则指湟水河其支流大通河 。
  • 广义的河湟地区就是黄河与湟水河交汇地区干流及支流各河谷地带 , 包括洮河、祖厉河、庄浪河、湟水河、大夏河等支流河谷及黄河黑山峡以上地区 。
  • 【甘肃青海河谷地带为什么对宁夏关中平原呈现碾压优势却不为人知?】狭义的河湟专指黄河自龙羊峡以下及兰州西固湟水河汇入黄河以上地区 , 含大夏河、洮河、大通河等河谷 。

  • 夏氏族发祥于甘肃临夏大夏河畔 , 大禹在这里诞生 , “大禹治水始于积石”大禹就是从家乡积石山开始治水顺流而下 , 沿渭水东出建立大夏王朝 。
  • 泾渭河谷则诞生了伏羲女娲黄帝 , 发祥了周秦 , 周与秦文明在甘肃成熟 。
  • 唐祖发祥于洮河与渭河流域的陇西地区 , 陇西李氏成为全国五大氏族之一 , 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
  • 周经12代得关中再历2代成就大业 , 秦历38代先得关中后取巴蜀再灭六国 , 汉得河西而拥西域 , 蒙凉州(武威)会谈纳入吐番 。
  • 黄河上游文明始终在各河谷发祥 , 区域内政治经济人口中心始终在河谷地带 。

拥有黄河干流及平原自流灌溉区的宁夏为什么没有成长为区域中心?
  • 天下黄河富宁夏 , 宁夏有“塞上江南”美称 。
  • 黄河自宁夏平原中部穿过 , 水网纵横适宜自流灌溉 。
  • 有大河大平原为什么没有形成类似关中平原的政治经济人口优势?
  • 前面提到关中是甘肃集团东出第一个被征服的地区 , 也是东出重要基地 , 依托甘肃后方成就关中辉煌 , 待甘肃衰落后关中也同步衰落 。
  • 为什么甘肃集团精心经营河谷中的陇西郡 , 却冷淡平原上的北地郡?
  • 甘肃最早只有四郡 , 分别是陇西郡、北地郡、武威郡、酒泉郡 , 其它郡是后分的 。
  • 平凉固原中卫以西为陇西郡 , 以东的庆阳、吴忠、银川为北地郡 。

2020年水资源公报显示 , 黄河上游河谷水汽循环模式优于平原自流灌溉
  • 甘肃黄河流域包括临夏、兰州、白银、定西、天水、平凉、庆阳及甘南北部地区 。
  • 自产水资源178亿立方米 , 用水35亿立方米 , 补给黄河143亿立方米 , 养育1852万人口 , 粮食产量746万吨 , 地区生产总值6233亿元 。

  • 宁夏全境属黄河流域 , 自产水资源11亿立方米 , 用水70亿立方米 , 需域外补水59亿立方米 , 养育720万人 , 粮食产量338万吨 , 地区生产总值3921亿元 。
  • 数据表明 , 甘肃仅用了宁夏50%的水资源 , 无论是养育人口、产粮、经济效益却远高于宁夏 。
  • 数据表明 , 甘肃、青海的河谷水汽循环模式能够持续增长 , 加大用水量可大幅度提高地区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 , 且保持水资源自然生态良好发展 。
  • 数据表明 , 宁夏、关中的平原自流灌溉模式无法持续增长 , 加大用水量则需要减少上游用水量 , 这必将迁移上游人口 , 最终结果是降低了地区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 , 且不能维持水资源自然生态良好发展 。
  • 这也是关陇集团将政治经济人口重心由河湟泾渭河谷转移至关中平原后区域内人口及经济总量下降 , 甘肃衰落关中同步衰落之因 。
  • 数据表明 , 通过浪费宝贵资源取得的微弱人均优势 , 胜了局部失了大局 , 看似繁荣实则衰败 。

提升陕西与宁夏人均GDP的核心支柱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