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正在蔓延,64岁阿姨被气哭,令人痛心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64岁阿姨被气哭,令人痛心


文章图片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64岁阿姨被气哭,令人痛心


文章图片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64岁阿姨被气哭,令人痛心


文章图片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64岁阿姨被气哭,令人痛心



邻居李阿姨有个独生子 , 一直宠着惯着 , 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 。前些年李阿姨儿子大学毕业 , 找了份工作 , 留在了大城市 , 还带女朋友回了家 , 李阿姨老两口喜笑颜开 , 当即拿出大半辈子积蓄给儿子在大城市安了家 , 帮着操持婚礼 , 给儿子组建了小家庭 。
后来李阿姨老伴去世 , 剩下李阿姨一个人孤苦伶仃 , 没过多久 , 儿子就表示要把她接到大城市 , 说是要好好孝顺孝顺她 , 李阿姨感觉很是欣慰 , 就答应了下来 。
结果到了儿子家的第1天 , 李阿姨就开始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接送孩子 , 包揽了全部家务 , 虽说累是累了点 , 但想想能和儿子生活在一起 , 还能每天看到小孙子 , 李阿姨也就认了 , 什么都没多说 。

然而 ,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 李阿姨感觉有些不对劲了 。
自打搬到儿子家以来 , 儿子儿媳没给过一分钱 , 平时家里的开支都是李阿姨自掏腰包 , 虽说她每个月的退休金不算少 , 但也七七八八都搭到了这个家里 , 手里基本没剩下 。
随着孩子越大越调皮 , 儿媳妇整天抱怨房子小 , 琢磨着换个大点的户型 , 可盘算来盘算去 , 手里还差30万 , 就把主意打到了李阿姨身上 。
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 , 虽然李阿姨手里有些积蓄 , 但真要拿出30万 , 也得动了她的“棺材本” , 可架不住儿子儿媳每天各种暗示 , 仿佛不掏这30万她就有罪似的 , 耳根子软的她只好答应了下来 。

资金到位 , 房子很快买了下来 , 可等搬进新家 , 李阿姨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
眼看李阿姨手里钱花得差不多 , 原本软语温言的儿媳妇脾气一天比一天差 , 动不动就对李阿姨使脸色 , 每次李阿姨找儿子诉苦 , 儿子都是“和稀泥” , 好几次把李阿姨气得掉眼泪 , 有一回还犯心脏病住进了医院 。
如今李阿姨已经64岁了 , 不仅没了积蓄 , 每个月的退休金大部分还要贴补到儿子家里 ,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 , 自打住进儿子家以后 , 养老反而变“啃老” , 这滋味着实不好受 。

“新型啃老”正大肆蔓延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 , 城市中 , 有65%以上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 , 有30%左右的成年人 , 依靠父母为其支付部分甚至全部的生活费生存 。
可以说 , 李阿姨的经历并非个例 , “新型啃老”已经成了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
比如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叫“慢就业” , 指的是大学毕业以后 , 不急着找工作 , 而是进行全职备考 , 选择考研、考公务员、考老师等等 。
尽管就业形势严峻 , 为自己谋一个更好的出路无可厚非 , 但慢就业的前提应该是能独立养活自己 。
很多人打着备考的幌子 , 却在家里“混吃等死” , 心安理得的做一名“蹲族” , 既不发奋努力 , 也不出去找工作 , 全凭父母的资助 , 让父母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

父母不可能永远照顾孩子 , 身为成年人 , 总有一天要独自踏入社会 , 实现自己的价值 , 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
如果总是不知廉耻地向父母索取 , 等父母失去“利用价值”之后就一把推开 , 这样的人 , 注定会受到全社会的唾弃 。
如何避免“新型啃老”?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心理断乳” , 意思是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 , 不仅要经历生理上的断乳 , 还要摆脱父母或其他人的监护 , 形成独立人格 , 实现“心理断乳” 。
可悲的是 , 很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 , 只帮孩子完成了“生理断乳” , 没能完成“心理断乳” , 致使孩子虽然早已成年 , 但仍是精神上的“巨婴” 。

父母能呵护孩子一时 , 不可能呵护一世 , 终有一天 , 孩子要独自面对风雨 , 靠自己走完人生的路 。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 , 一定要明确边界意识 ,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 有些事可以管 , 有些事不能管 , 只有让孩子明白自力更生的道理 , 才能在长大后形成独立人格 , 真正实现“心理断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