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谎话三 , 因为是纯天然野生茶 , 扫把茶的茶梗才会这么长?
前段时间 , 扫把茶火遍了各大直播间 。
不少茶掌柜将扫把茶解释成一类特殊白茶 , 茶味清甜又耐泡 。
但网上也有人质疑 , 这茶看起来粗枝大叶的 , 不会是边角料做出来的吧?
很多卖扫把茶的商家 , 如是答复:
“别看它的茶梗粗 , 茶味是真好喝 , 你买点回去试喝就知道了 。 因为扫把茶都是采自纯天然的野生茶 , 所以茶梗才会这么长 。 ”
大家千万别被这样的说法给骗了 , 茶梗长不长和野生茶、荒野茶之间 , 没有半毛钱关系 。
茶叶的茶梗长度 , 主要取决于两点 。
一是茶树生长状态 。
刚发出嫩芽的茶树新梢 , 茶梗可以忽略不计 , 掰下芽头时不至于采下长长一截茶梗 。
二是采茶工的采茶动作 。
随着茶树自然生长 , 接连长出叶片 。
连接新叶与老叶之间的茶梗 , 也会慢慢变长 。
以寿眉的采茶为例 , 采一芽三、四叶为原料的白茶寿眉 , 只取最顶上嫩生生的一截 , 连芽带叶采下 。
采摘达标的寿眉 , 不能特意将茶梗采长 。
好比吃空心菜、菜薹、豌豆苗 , 嫩叶嫩茎的口感好 。
底下的老叶片和梗茎 , 纤维粗 , 口感差 , 已经不适合食用!
所谓的扫把茶 , 并非白茶成员 , 既非白毫银针、白牡丹 , 也不是贡眉和寿眉 , 没有得到相关标准认可 。
这样的另类茶 , 原料采摘粗老 , 品质不高 。
叶片过老 , 茶梗太长的茶叶 , 纤维粗老 , 茶梗木质化问题严重 , 茶味物质大量流失 。
就算泡出来 , 茶味也不会清甜可口 。
而是滋味淡薄 , 带有老茶客口中所说的“粗老味” 。
既不好喝 , 也不耐泡 , 不值得入手!
《5》
谎话四 , 我家的白毫银针 , 三月不到就开始采茶?
点进一个卖福鼎白茶的直播间 , 主播正在讲解某款明前银针 。
用着信誓旦旦的口吻介绍 , 他们家的白毫银针 , 不像其他家那样用便宜尾期针冒充 , 而是清一色采自明前 , 今年三月份不到就开始采茶了 。
偶买噶 , 这是假的!
正宗的福鼎银针 , 哪怕是海拔低一些平地茶园 , 春茶季回暖速度快 , 茶芽发得早一些 , 也不可能不到三月就采茶 。
对制茶而言 , 春茶不是采摘时间早 , 品质就会好 。
万一茶树品种不对 , 达不到适制性要求 , 采用早生茶树品种的芽头加工 。
这样做出来的银针 , 哪有毫香蜜韵保障?
万一茶芽发育不足 , 就心急一时 , 提前采摘 。
“早产芽”内在养分严重不足 , 茶味怎会鲜爽醇厚?
万一用的是海南、贵州、广西等地茶树单芽 , 又怎能冒充福鼎银针?
区域纬度不同 , 春茶发芽时间也有区别 。
更靠近热带的低纬度地区 , 早春气温回暖快 , 茶芽发育时间比福建、江浙一带早 。
但福鼎白茶做为地理标志性产品 , 不能随意冒充 。
橘生淮南则为橘 , 橘生淮北则为枳 。
将外地银针 , 标成福鼎银针卖出高价 , 无疑是欺骗广大茶友!
《6》
谎话五 , 老白茶饼的颜色越深 , 茶味越甘醇?
在网上看到一款做旧痕迹很明显的老白茶饼 , 它的饼身颜色一看就很假 。
哪怕用了直播滤镜去拍摄 , 从镜头上看去 , 依旧是咖啡色 。
可想而知 , 整饼茶的真实颜色会有多深!
不过在现场讲解时 , 卖家还是按照老套路 , 说了一大堆溢美之词 。
年份超7年;老师傅亲手压饼;福鼎干仓储存;限时8折抢购……
话说 , 这饼茶的颜色怎么这么深?看着这么奇怪?
按对方的介绍 , 老白茶都是这样的 。
年份存老了 , 叶片颜色就会慢慢加深 。 喝茶时 , 选这种饼面颜色深的寿眉 , 茶味喝着才更甘醇 。
不过 , 这些仅是诡辩 。
要想将白茶的叶片颜色变深 , 那太简单了 。
效仿黑茶的加工 , 重重渥堆 , 加重发酵 。
哪怕刚采下来的茶青鲜叶 , 三、两天之内也会变成黑褐色 。
【肉桂苦一点,茶味更充足?5大卖茶专用忽悠话术,早知道早受益】但这种人工渥堆出来的茶叶 , 哪里能有汤感厚度保障?
何况 , 年份真实的茶饼 , 会保留自然陈化痕迹 。
以常见的秋寿眉饼为例 , 整体看去 , 墨绿、苍绿、深绿、咖色、黄色等 , 均匀分布 。
自然陈化的白茶 , 叶片不应该全部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