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138亿岁,恒星160亿岁?科学家:这颗恒星不属于这个宇宙( 二 )



达到了惊人的每小时130万千米 , 而且这颗恒星具有超低的金属含量 , 科学家认为根据现代恒星的演化模型来看 , 这颗恒星光谱中的金属含量能够推测出这颗恒星的年龄 , 而科学家经过计算之后表示 , 这颗恒星确实已经有160亿岁了 , 很多科学家认为这颗恒星并不是来自于我们的宇宙 , 而是来自于其它宇宙当中 , 看到这里 , 可能很多朋友会产生一个疑问 , 就是其它宇宙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平行宇宙论 , 平行宇宙在很早的时候就被科学家提出来了 , 早在1954年的时候 , 一位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休.埃弗雷三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的想法 , 他认为平行宇宙和我们的宇宙是一样的 , 并且和我们的宇宙有关联 。 平行宇宙可能是一个宇宙衍生出来的分流 。

在很多科幻电影中 , 我们也看到过关于平行宇宙的知识 , 平行宇宙的说法有很多人种 , 有一些人认为在我们的宇宙之外还存在很多个平行宇宙 , 而且每一个宇宙都是独立的个体 , 它们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 但是每一个平行宇宙之间都有一个神秘的通道 , 如果我们能够进入这个神秘的通道 , 那么我们就能够成功的进入另一个宇宙中 , 不过每一个平行宇宙的规则都是不同的 , 比如说在我们这个宇宙中 , 天体基本上都是球状的 , 但是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 , 天体可能是方形的 。 也可能是菱形的 , 这其实和宇宙定律有关系 , 不同的宇宙定律能够造就不同形状的天体 , 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 , 平行宇宙其实就是一个宇宙的分流 , 每一个平行宇宙的构造都是一样的 。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来看的话 , 那么我们的人生就有无数种可能性 , 比如说在这个世界上 , 你是一名老师 , 但是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你可能是一名司机 , 也可能是一名科学家 , 你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有不同的职业和身份 , 相当于同一个你做着不同的事情 , 而且你们之间可能有某种微妙的联系 , 只不过我们平时感觉不到而已 , 如果真的是这样 , 那么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丰富多彩的 , 而且我们也不需要去羡慕别人的人生 , 毕竟在另一个世界你的人生可能比他过得好 , 科学家提出的这种假设并不是没有依据的 , 在2007年的时候 , 科学家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信号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 , 就是宇宙中存在巨大的空洞 。 在这个空洞中 , 没有任何的物质 , 也没有辐射信号 。

为了寻找答案 , 科学家们也做了很多努力 , 但是由于这个空洞距离地球非常遥远 , 所以现在科学家也不知道这个空洞是干什么的 , 有一些科学家猜测 , 这个空洞可能就是进入平行宇宙的隧道 。 目前平行宇宙论任然在科学家的猜测当中 , 平行宇宙是不是真实存在宇宙中?科学家也无法确定 , 如果说这颗行星年龄真的有160亿岁 , 那么它一定不属于我们这个宇宙 , 毕竟在我们这个宇宙中 , 科学家只发现了这一个年龄这么大的天体 , 看到这里 , 可能很多朋友会产生一个疑问 , 就是天体的年龄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其实计算恒星年龄的方式有很多种 。

在20世纪70年代 , 科学家注意到一种趋势:年轻星团中的恒星比老星团中的恒星旋转得更快 。 1972年 , 天文学家安德鲁·斯库马尼奇(AndrewSkumanich)利用恒星的旋转速度和表面活动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公式来估计恒星的年龄:旋转速度=(年龄)-? 。 几十年来 , 这一直是单个恒星的常用方法 , 但新数据在其实用性方面存在漏洞 。 第二就是看恒星的亮度 , 我们都知道 , 恒星内部是在不断燃烧的 , 我们的太阳从诞生以后就开始源源不断的释放热量 , 到现在为止 , 太阳已经燃烧了50亿年 。

太阳与其说是在燃烧 , 还不如说是太阳内部核聚变的反应 , 所谓核聚变反应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 原子核相互发生碰撞 , 在这些原子核发生碰撞的过程中 , 就会产生新的原子核 , 同时还会损失一部分能量 , 而这部分损失掉能量就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去 , 然后被其它天体吸收 ,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 , 在太阳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 在这个高温区域 , 太阳会将氢核聚变转化为氦元素并释放出巨大能量 , 一般来说 , 太阳内部的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 , 其中质量会亏损0.0276个单位 , 相当于1克氢亏损0.0069克 , 这些亏损的质量都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去 , 地球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光能源大约只有22亿分之一 。

科学家可以通过观测恒星的亮度来计算出恒星的年龄 , 而这颗编号为HD140283的恒星科学家就是通过观测它的亮度来计算出年龄的 , 不过与亮度有关的因素就是距离 , 距离成为了能够准确判断出恒星年龄的关键因素 , 科学家从2003年的开始到2011年 , 一共获取了11组数据 , 这明显是不够的 , 除此之外 , 科学家还找到了一种新的计算方式 , 那就是可周年时差 , 在地球围绕日轨道上和遥远恒星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 根据观测这个视差来测定精确的距离 , 这个方式还需要两个关键的数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