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种动物长相非常接近,为何人类之间差距如此之大?( 二 )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其实也决定了人不太容易分辨同一种动物的个体 , 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头部的特征上面 。
人类与大多数的哺乳动物一样曾经都被大量的毛发所覆盖 , 但是在距今约17万年前 , 人类彻底退化掉了身体上大部分部位的毛发(科学家们通过头虱与体虱的研究找到了它们分化的时间 , 而这个时间就与人退化毛发直接相关 , 因为分化就意味着停止了基因交流 , 而只有退化了毛发 , 才能让它们停止基因交流) , 其中就包括面部的毛发 , 只留下了头顶、胡须、眉毛、睫毛这些在生存中起到很大作用的毛发 。

其中头部的毛发让脑部的保暖能力更强 , 同时也能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 眉毛可以让汗水尽可能少地流入我们的眼睛之中 , 睫毛超强的感知能力能让人及时的闭上眼睛 , 胡须则是人类的第二性征 , 是女性择偶的重要标准(如今已经发生了改变)等等 。
面部大面积的裸露 , 使得人面部的器官更加的直观 , 一些细微的差异 , 我们都能轻松地看出来 , 比如鼻子的挺拔与否 , 眼睛的大小、嘴巴的大小等等 , 这些特征在人辨识对方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大多数动物就不一样了 , 我们常见的动物全身要么被毛发覆盖 , 要么被羽毛覆盖 , 整个头部的特征基本上被遮盖住了 , 这使得我们原本用来辨识同类的这套系统失灵了 , 于是看到同一种动物“脸盲”就出现了 。
因此 , 人类看大多数同种动物都长得差不多 , 其实是这些动物本身存在着一套属于自己的辨识同类的系统和特征 , 而在这些系统和特征中 , 没有一种是与人类辨识同类一致的 , 再加上人类对这些动物也没有如此精准辨认的动机(做个编号不就行了) , 最终导致了这种结果 。

相似度极高的基因为何能产生如此多不同长相的人?人类之间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9.9% , 在所有哺乳动物中 , 人类之间的基因相似度是最高的 , 这不是废话 , 因为即使都是黑猩猩 , 它们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异也比人类要大 , 通过这一发现 , 科学家们对人类的基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结果发现 , 如今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7万年前约2000人的后代 。
也就是说 , 如今地球上的几十亿人 , 其实都是经过了7万年前那几千人繁殖后的结果 , 正是因为这样人和人的基因相似度才如此之高 。

基因的相似度高 , 就意味着这种动物的变量就小 , 按理说 , 人跟人的外观差异应该很小才对 , 但为何事实上人和人的外观差异会很大呢?
在今年9月份 , 发表在Cell子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 科学家们在全球找到了32对没有血缘关系但长相相似的人 , 对这些人进行了科学建模 , 然后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 结果发现这32对人 , 每一对(相似的)都有着相近的面部基因表达 。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 , 研究人员发现 , 在人类基因的表达上 , 面部的基因表达要比其他部位更加的活跃 , 也就是说在外观这件事上 , 人类“把技能点大部分加在了面部特征上” , 而且通过对这些相似的人进行溯源 , 研究人员还发现 , 这些相似度高的人 , 祖上曾经在同一区域生活过 。
简单的说就是人类基因的相似度使得人与人的差异比较小 , 但是在差异这件事上 , 尤其是显性基因上 , 人类最明显的还是面部 , 正是因为这些基因表达的差异性 , 有了千人千面 , 但同时由于基因的相似度高 , 所以在当下人口基数非常大的前提下 , 大多数人都能在世界上找到与自己相似的那个人 。

总结任何动物都有自己判断同类的方法 , 人类靠的主要是从五官来判断 , 这使得人们对那些靠细微的差异辨认同类的动物辨识度是非常差的 , 再加上所有动物都是与同类有必要的接触性 , 所以 , 这也使得我们对我们不熟悉的动物 , 甚至是人 , 产生较差的辨识度 , 比如许多人看黑人的同性基本上差不多 , 就是这个道理 。
最后 , 既然人主要是靠面部去辨识同类的 , 那么人类基因表达倾向于面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