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文旅+剧本杀”模式能否成景区流量密码( 二 )


天使投资人郭涛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说:“沉浸式文旅项目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提升旅游的交互性、沉浸感和趣味性 , 进一步拓展了扬州个园的发展空间 , 为扬州传统文旅产业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 助力传统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 ”
避免产品同质竞争激发持续发展动力
换上古装 , 拿到剧本 , 烧脑推凶 , 在风景名胜、古风小镇中体验另一种人生 。 近年来 , 随着剧本杀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热捧 , 北京、成都、武汉、洛阳等地相继推出与景区、小镇实际场景结合的沉浸式剧本杀项目 , 让园区成为剧本杀探秘解密的实景场所 , 让游客化身玩家沉浸式游览完成游戏任务 。 剧本杀也由此成为景区新流量入口 。
除了扬州个园外 , 全国多地景区都纷纷探索推出景区剧本杀模式 。 比如山西省晋城市皇城相府景区推出了大型实景演艺类剧本杀——《古堡十二时辰》 , 项目以该市阳城县真实历史事件为基础 , 将晋城古堡全景展示 , 以婚嫁仪式为事件高潮 , 穿插古代人文地理、生活习俗、货币金融、农事节庆、戏曲杂耍等百姓生活风貌 , 使玩家深刻感受晋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四川崇州街子古镇景区还推出了首个以四川历史名人常璩为核心的沉浸式景区探索解谜游《华阳国志·穿越笔记》 , 设置了其著作《华阳国志》善本丢失在时空乱流中的故事 , 游客作为时空管理局特派员穿越到古代 , 通过对《华阳国志》知识的了解 , 层层破解谜题 , 找回善本……
业内人士表示 , 尽管剧本杀和文旅结合是热点和发展方向 , 但短期内想要盈利和实现大量引流也不太现实 。
“越是大型的景区对内容创作的要求越高 。 ”湖北黄石东方山景区东昌阁沉浸式项目总经理袁志钢认为 , 景区对剧本杀创作要求极高 , 剧本如何贴合当地实际、如何利用文化赋能空间等都是难点所在 , 既需要非常专业的创作团队对景区和当地文化进行深度挖掘 , 还需要熟悉美术设计、场景搭建和演艺编创的人才 。
此外 , “剧本杀+文旅”模式成为热门 , 并不意味着这一模式适配于所有类型的旅游景区 。 “合适的才是正确的 , 在景区和剧本杀结合方面 , 没必要‘生拉硬拽’ 。 ”文旅项目操盘手谢楠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 景区和剧本创作者要明白每个景区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 要根据当地的文化要素量身打造项目 , 以避免同质化现象 。 同时 , 想要改变景区作为游戏场所的现状 , 打造宣传地域文化和实现盈利双赢的平台 , 还需“剧本杀+文旅”模式将地域文化和东方美学融入剧本杀中 , 从而打造本地独有的特色IP并塑起文化自信 , 这才能激发出长久发展的内生动力 。
【剧本杀|“文旅+剧本杀”模式能否成景区流量密码】■中国城市报记者:张亚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