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好久不见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好久不见】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好久不见

文章图片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好久不见

文章图片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好久不见

文章图片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好久不见

文章图片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好久不见

文章图片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好久不见

文章图片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好久不见

文章图片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好久不见

文章图片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好久不见

文章图片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 门外的乌鲁木齐 。
三年间 , 我们对病毒的了解越来越深 , 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 我们的仓促与慌乱还是和2020年年初一样 。
大多数人相较于整个大社会 , 都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 但在这一百多天的乌鲁木齐战“疫”中 , 每个人都成为了自己的英雄 , 熬过了无法出门的幽闭时光 , 努力平衡工作学习与生活 。 在100多天封控后 , 每位乌鲁木齐人民都应受这个时代的敬意 。
我们熬过了这场生理和精神上的寒冬 , 我们熟悉的 , 名为“乌鲁木齐”的生活又回来了 。
终于可以去热烈地拥抱 , 这段时间里思念着的、自由的、门外的乌鲁木齐 。

“老朋友们 , 别来无恙!”
在这次疫情中 , 很多朋友们都无法按时返校, 隔离在家 。 在我印象里还是小孩子模样的他们 , 居然开始在群里接龙买物资 , 有问题自己打市民热线协调 , 如果家里人生病了还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 , 成为了自己和家里人的心理医生 。
一百天的隔离生活 , 让他们变成了大人的模样 。
现在 , 终于能出门和朋友们见面了 。
▲图源:微博@zhengmengyu
“跟我去看雪山吧 , 就在市中心”
乌鲁木齐的四季都各具特色 , 我却钟情于冬天 , 最喜欢能在市中心就能看到的雪山 。 以前看“情书” , 觉得小樽的冬天是极美的 , 但是他们应该是没有能在市中心就能看到的巍峨又娇羞的雪山 。
终于 , 出门又能撞上雪山了
▲图源:@刘荣飞
“这次该去团结路的哪家炒米粉和炸串店?”
团结路将近有二十家炒米粉、炸串、凉皮店 , 每个店各具特色 。 每到放学点 , 店里都挤满了下了课的各个年龄段的学生 , 吃着火辣辣的炒米粉 , 聊着自己的年龄段最感兴趣的话题 , 小脸在热气腾腾中显得更加红彤彤 。
虽然老师们每次都让我们少吃一点炒米粉 , 甚至会编出很多不知真伪的恐怖故事吓唬我们 , 但是对新疆人来说 , 炒米粉真的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 尤其是配上几个特能说的朋友 , 谁会不怀念上学时的那一碗炒米粉和当时的好友呢?
▲图源:@刘荣飞
“一起去看电影吧 , 能取纸质票的那种”
在家的这段日子里 , 我总是很想念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光 。 以前一日三餐都在一起吃 , 现在见一面都得等半年 。
还记得居家前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是《独上月球》 , 清晰地记得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宇宙那么大 , 我们还会遇见 。 ”是啊 , 好久不见朋友们 , 已经迫不及待想见到你们 。
这个寒冬 , 一起去看场电影吧 , 有纸质票的那种 。
“大巴扎-我最熟悉的烟火气”

市井里的烟火气 , 记忆里的露天串串 , 深夜里的火光灯光 , 总是能激起我们对美食和生活的探索欲望 。
从2020年开始 , 因为疫情 , 我们总是间歇性地失去这些烟火气 。
在14年甚至更早之前, 大巴扎这里有繁华街道 , 也有小商小贩 , 熙来攘往 , 杂货纷呈 , 穿着绚丽服饰的人们说着各种语言 , 色彩浓艳得像唐朝时的巴格达 。
虽然乌鲁木齐已经到了大雪纷飞的时节 , 我真的很想去大巴扎和二道桥 , 也想去吃夜市里的各类美食 , 如果运气好一点 , 也想认识几个有趣的商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