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米深渊,科学家发现鲨鱼“墓地”,动物临死前真会选择场所?


5000米深渊,科学家发现鲨鱼“墓地”,动物临死前真会选择场所?


文章图片


5000米深渊,科学家发现鲨鱼“墓地”,动物临死前真会选择场所?


文章图片


5000米深渊,科学家发现鲨鱼“墓地”,动物临死前真会选择场所?


文章图片


地球生物的发展演化其实不过是一种能量的流动过程 , 而这一切最初的源头便是太阳 。 太阳核聚变释放出来的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外释放 , 最终地球上的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等把太阳能固化下来 , 最终进入整个食物链 。 本质上来讲生物的死亡与新生其实不过是能量的聚集和消散 , 对于地球生物而言死亡后最终便是尘归尘土归土 。

人类不同 , 发展出智慧文明 , 我们有自己表达情感的方式 , 当亲人离世我们会寻找合适的墓地 , 让他们入土为安 。 但是对于动物来讲它们的一生就是在为食物和繁衍后代而奋斗 , 在食物链里的不同级别的成员 , 最终也多是被天敌消灭 。
例如威风凛凛的狮子王 , 一般都是由雄狮来担任 , 它们在位的时候叱咤风云 , 但是当被赶下王座 , 开始独自流浪的时候 , 再加上年龄越来越大 , 捕猎已经成为问题 , 它们最终也很难寿终正寝 , 多是被鬣狗给搞掉 。

自然界中的很多动物不要说寻找墓地 , 就是想要寿终正寝都是一种奢侈 。
而近日 , 科学家们却在印度洋的5000多米深渊中发现了一个“鲨鱼墓地” , 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澳大利亚的科考船RVInvestigator号在柯林斯群岛附近海域执行探测任务 , 方式很简单粗暴 , 就是用巨大的拖网如捕鱼一般 , 在深海中移动 。
科学家在柯林斯群岛附近5000多米深的海域 , 发现了大量的鲨鱼牙齿 , 共有750多颗 , 其中包含了各种现存的鲨鱼以及一些古老的鲨鱼种 。

鲨鱼是软骨鱼类 , 它们身体的所有骨骼全由软骨组成 , 并不是真正的骨骼组织 。 当死亡后它们的骨骼难以像其他生物一样成为化石被完好地保存下来 。
【5000米深渊,科学家发现鲨鱼“墓地”,动物临死前真会选择场所?】但鲨鱼的牙齿比较例外 , 可以长久地保存下来 , 这也成为科学家研究古老鲨鱼的主要途径之一 。 例如可以通过它们的牙齿大小推断身体的规模尺寸 , 例如曾经海洋的霸主 , 鲨鱼家族中的巨齿鲨 , 科学家就是根据这些牙齿的巨大尺寸来推断它们庞大的身躯 。

巨齿鲨可以长到14米长 , 重量达到40吨 , 很可惜目前巨齿鲨已经成为历史 。
来自西澳大利亚博物馆的鱼类馆长格伦-摩尔就表示 , 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发现如果规模的鲨鱼牙齿非常罕见 , 甚至是令人 。
动物临死前真的会寻找墓地吗?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考虑这根本算不上什么问题 , 地球上其它生物应该不会像人类这个拥有智慧文明的物种一样 , 但是在传说中大象是拥有坟墓的 。 当它们快要自然死亡的时候会脱离象群 , 去寻找一个秘密墓地好迎接死亡的到来 。
传说中上个世纪中叶一个探险队曾在非洲的一个密林中寻宝 , 在寻宝的过程中就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洞窟 , 当大家走进去发现了震撼的一幕 , 象牙象骨成堆摆放 , 非常多布满了整个洞穴 。

后来探寻队回来之后这个消息就传遍世界各地 , 很多人慕名前往寻找所谓的大象墓地 , 但最终都没有发现 , 部分人认为大象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物种 , 它们自然死亡之前真的会寻找所谓的“墓地” 。
那么象冢真的存在吗?
其实人们还真的发现过很多大象尸骨聚集的地方 , 但一般都是集中在水源地周边 。 水是生物必不可少的元素 , 尤其是在非洲大陆 , 干旱季节到来 , 大家都在寻找着水源 。 在一块小水池里可能存在鳄鱼、岸边有狮子、大象或者很多其它草食性动物来喝水 , 而水源地看似是希望 , 但对一些物种来说就是战场 。
大象体型巨大 , 在自然界中鲜有天敌 , 唯独对它们有威胁的就是狮群 。 因此说在水源地周围发现聚集的大象尸骨也是可以解释的 。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会导致大象的群体死亡 , 那么也会出现大象尸骨聚集的情况 。 至于说大象自己寻找隐秘之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的说法 ,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并不可能 。
而科学家发现的“鲨鱼墓地”也只不过是鲨鱼的牙齿化石 , 至于说如何形成的有太多种可能性 , 毕竟一只鲨鱼的牙齿会有数千颗之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