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归来后,德国企业发表联合声明,称离开中国市场将会失去机遇


访华归来后,德国企业发表联合声明,称离开中国市场将会失去机遇


文章图片


访华归来后,德国企业发表联合声明,称离开中国市场将会失去机遇


文章图片


访华归来后,德国企业发表联合声明,称离开中国市场将会失去机遇


文章图片


最近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访华之行备受瞩目 , 早在访华之前 , 朔尔茨就明确表示德国不能与中国脱钩 , 称中国是德国重要的经贸伙伴 。 为了加强中德合作 , 朔尔茨还带领了一个商业代表团 。
近日包括陪同朔尔茨前往中国的默克公司、西门子公司、刚和中远集团达成合作的汉堡港口与物流股份公司 , 以及其他在各领域处于龙头地位的8家公司的高管 , 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联合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 , 阐述了他们作为亲历者对于德中合作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
【访华归来后,德国企业发表联合声明,称离开中国市场将会失去机遇】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离开中国将让我们丧失(机遇)” , 文中提到了中国市场对德国企业和德国经济的重要性 。 这几家德企高管一致认为 , 德国企业在华的发展和投资增强了德国的竞争力 , 德国也通过合作取长补短 , 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和能力 。
的确 , 经济全球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各国袭来 , 在此背景下 , 要想保证本国始终处于一个稳定而坚固的发展态势 , 对外开放是必然且唯一的选择 。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有庞大的市场和稳定的消费人群 , 同时中国的人口众多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中国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 。

中国的发展潜力和自带的发展优势是有目共睹的 , 与中国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 , 于任何国家而言都是双赢 。 但在某些西方国家 , 部分政客却将中国的发展视为一种“威胁” , 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可以搭发展的便车 , 实现两国间的互利共赢 , 而是担心中国会影响到他们的地位 。
更有甚者 , 将两国的经济合作和政治挂钩 , 打压中国企业 , 不仅严重影响到市场正常运行 , 而且也影响到两国的合作 。

日前 , 德国政府就出手阻挠了一场收购案 , 赛微电子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瑞典Silex有意以8450万欧元收购德国Elmos的汽车芯片制造产线的相关资产 。 这次收购主要是赛微电子有意拓展该公司的业务 , 促成公司的转型升级 。 而德国Elmos既然同意出售该生产线肯定是出于公司发展战略考虑 , 并且其中有利可图 。
原本这次收购交易的谈判已经接近尾声 , 德国经济部却下达禁令 , 让两家企业措手不及 , 后续的行动还需要进一步观望 , 这次交易很可能无疾而终 。 德国政府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干涉理由 , 只是表示交易存在“国家安全风险” 。

德方的行为 , 无疑是通过行政手段粗暴干涉企业的正常交易 , 属于越权 。 而且这种现象一旦成为常态 , 将会为德国商界带来严重后果 。
最明显的就是会打击中企对德国的投资积极性 , 不久前中远集团对德国汉堡港的投资也是受到德国政府的层层阻挠 , 最终还是在朔尔茨的强烈坚持下 , 合作才得以最终达成 。

若中企对德国的投资今后都要面临这种情况 , 想必以后就少有中企愿意与德企合作 , 绕一大圈 , 最终为这一后果买单的还是德国自己 。
这篇文章是德企对中德合作的看法 , 也反映了众多德企的心声 , 此前 , 德国经济部有意让在华德企从中国市场迁回 , 德国商界就发表过联合发声 , 对政府的这一设想表示反对 , 如今这一观点在文章中再次被重申 。

相较于与中方接触较少的政客 , 那些在中国有投资设厂 , 长期和中企打交道的德企高管显然更有发言权 , 大家更关心的是企业如何立足以及经济的发展 。 德国政客就不要将政治因素掺杂其中 , 破坏两国经营已久的良好关系 。
对于这8家企业高管的观点 , 中方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 , 中国欢迎德企赴华投资 , 愿意分享发展机遇 , 实现互利共赢 。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联系删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