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器的工作原理


消音器的工作原理


文章图片


消音器的工作原理


【消音器的工作原理】原来消音器的原理如此简单 , 我们以摩托车的排气管举例 , 在燃烧过程中 , 高速膨胀的火球撞击附近的空气粒子 , 这个动作引发了声波的产生 。 但我们平时听到的炸街并不是这个声波 , 而是排气 , 因为在燃烧过程 , 中气缸是完全封闭的 。 这种声波产生后 , 绝大部分被缸体吸收 , 从而形成震动 , 此时气缸内的压力非常大 。 当排气阀打开时 , 缸内的废气会立马暴涌而出 , 而后撞击气管内的空气粒子 , 最后产生声波 。 回到正题 , 我们应该如何削弱这股声波呢?解释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声音传递的本质 , 如图所示 , 扬声器周围存在着很多正常压力的空气粒子 。 当扬声器的薄膜向右震动时 , 它会撞击最左侧的第一层空气粒子 。 如此一来 , 受到压力的第一层粒子就会向右移动 , 并撞击第二层粒子 , 以此类推 。 然而 , 空气本质上是具有弹性的 。 当这些粒子移动到一定距离后 , 就又会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 就像这样好似一层压缩空气在慢慢前进 , 这就是声音传播的方式 。 它意味着空气粒子永远不会进入到我们的耳朵 , 或者说空气粒子永远只会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运动 。 而声波的振幅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 , 也就是空气粒子走过的距离 。



在了解了声音的传播后 , 工程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来进行消音 , 它就是玻璃纤维 。 为了更加直观了解玻璃纤维的工作原理 , 我们再来看一组动画 , 如图所示 。 如果老爷爷推动第一个小孩 , 这个小孩又会推动第二个小孩 , 以此类推 , 他们都在传递老爷爷的推力 , 但又没有离开他们本来的位置 。 这不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声音传播原理吗?如果我们不考虑能量损失 , 那么每个秋千的移动距离将会相同 。 如果我们想削弱他们的摆动幅度 , 可以在他们的前方固定一块木板 , 这样一来 , 后面的秋千就不会动了 , 但这种情况肯定不可取 , 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把坚硬的木板换成一块柔软的橡胶 。 如图所示 , 老爷爷的推力也能传递下去了 , 只是后面秋千的振幅也会越来越小 。 这是因为橡胶板会吸收一部分能量 。


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玻璃纤维里面 , 这一根根灰色的玻璃纤维正是前面动画里的橡胶木板 。 老爷爷的推力正是声波玻璃纤维在吸收声波的同时 , 也不会完全阻止排气的流通 。 与此同时 , 无数的玻璃纤维将吸收的能量转化成热能 , 传递到排气管表面 , 这就是排气管发热的原因 。 然而 , 这种玻璃纤维并没有完全充满排气管 , 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发动机被压 , 如果玻璃纤维完全充满排气管 , 这将会导致发动机的效率急剧下降 。 为此 , 我们通常会将玻璃纤维缠绕在一根浑身布满小孔的中空管上 。 或许又有小伙伴会问 , 这样的话 , 声音不会从中间逃逸出去吗?不会当发动机拍出来的废气进入管道后 , 他们很大一部分不会直接溜到外面去 , 而是像这样在管内形成涡流 , 进行迂回穿梭 。


巧合的是 , 声波的流动方向总是和流体的方向是一致的 。 如此一来 , 经过玻璃纤维的层层削弱 , 最终只会有小部分声波逃逸出去 , 而这点声音也就无伤大雅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