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临沧市绿美景区建设将全市所有A级旅游景区和部分非A旅游景点 , 包括临翔区、云县、凤庆县、永德县、镇康县、耿马自治县、沧源自治县、双江自治县等七县一区纳入范围 , 通过推进景区绿化美化、加强景区资源保护管理、加强景区自然植被资源保护、确保景区生态安全、加强景区卫生环境管理、加强景区质量管理、加大景区人员培训等 , 提升景区形象和服务质量 。
规划期限为10年 , 即 2022—2031年 , 共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2022—2024年 , 为建设期;第二阶段 2025—2031年 , 为提升巩固期 。 按照《云南省绿美A级旅游景区三年行动方案》进度安排 , 到2024年全市所有A级旅游景区100%完成绿美行动 , 按照巩固一批、提升一批、整治一批的原则 , 区分三个层级推进景区植绿补绿置绿、增花添彩 , 成带、成片、成景观 , 提升加大开花、彩叶植物在景区绿化建设的应用量和引种力度 , 形成“繁花似锦、四季多彩”的绿美景区 。 到2031年 , 全市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50家以上 , 景区生态环境、景观质量、游览体验全面巩固提升 , 让绿美景区行动走在城乡绿化美化计划的前列 , 打造样板示范区 。
(效果图)
构建“一心两带三区四道八地”发展空间格局
依据临沧市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 临沧市绿美景区将通过打造“三区” , 推出“四道” , 形成“八地” , 构建“一心两带三区四道八地”的绿美景区 。
(沧源莲花公社景区效果图)构建一大旅游集散中心
临沧市国际旅游集散中心 。 以临翔区为建设主体 , 依托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建设 , 充分发挥世界古茶树最富集之地和面向印度洋最便捷通道“十字路口”的地理优势和“连接珠三角和南亚东南亚”的交通优势 , 建设辐射省内和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旅游集散中心 。
打造两条精品旅游带
一是中缅跨境风情旅游带 。 依托边境口岸、国门、边境村寨和民族文化等吸引物 , 联动镇康、耿马(孟定镇)、沧源三县 , 整合边境旅游产品 , 不断优化各个口岸的跨境旅游服务 , 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 , 加快中缅边境跨境自驾游等旅游产品开发 。
二是澜沧江文化旅游带 。 依托澜沧江流域丰富的茶马文化、水电文化、啤酒文化等资源 ,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澜沧江文化旅游”品牌 , 打造休闲观光、营地度假、游览体验、健康养生、水上运动等业态 。
培育三个文旅集聚区
一是南部“美丽乡村”文旅聚集区 。 依托南部片区的临翔、沧源、双江 , 以民族特色村落为特色 ,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 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村寨、民族文化、民族手工艺、农业、自然景观等资源 , 打造乡村博物馆、田园综合体、茶文化庄园、旅游度假区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文旅产品 。
二是北部“茶马文化”文旅聚集区 。 依托北部片区的云县、凤庆 , 以特色养生体验为开发方向 , 推动“茶产+旅游”“文化+旅游”“水电+旅游” , 开发养生庄园、度假山庄、乡村休闲等多种类型的文旅产品 。
三是西部“边境风情”文旅聚集区 。 依托西部片区的永德、镇康、耿马(孟定镇) , 以特色边境旅游体验为开发方向 , 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 围绕边境、民族、生态、田园等优势资源 , 打造跨国旅游、边境旅游景区(点)、边关风情旅游区等多种类型的边境旅游产品 。
推出四大廊道
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 , 着力打造大滇西茶马文化游线、大滇西生态自然游线、大滇西边境风情游线三条主题游览线路和秘境佤山风情自驾之旅、乡村休闲康体之旅、边关秘境自驾之旅、冰岛昔归寻茶之旅、滇红茗茶寻根之旅五条精品旅游线路 , 推出“重走千年古道·追忆茶马繁华——茶马廊道、行走秘境边关·回顾峥嵘岁月——边境廊道、走遍多彩田园·品味乡愁味道——乡村廊道、尝尽绿色林果·感受生态长廊——林果廊道”四大廊道 , 将大滇西旅游环线临沧段打造成全省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
形成八大主题目的地
八大主题目的地即以临沧市七县一区资源特色为基础 , 因地制宜打造不同主题的旅游目的地 。 分别是临翔“旅居康养”目的地、云县“休闲养生”目的地、凤庆“茶马文化”目的地、永德“营地度假”目的地、镇康“边地风情”目的地、耿马“边关糖城”目的地、沧源“秘境佤乡”目的地、双江“美丽乡村”目的地 。
重点项目因地制宜全面推进
推荐阅读
- 依拉|南澳是个汉语方言的宝岛
- 拾金不昧!10万元现金被当“垃圾”扔了,七旬老人报警寻失主
- 川西|中国的“天府之国”,被称为“川西小江南”
- 藏寨|川西自驾游:修卡悬天藏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寨子
- 川西|抓住这个秋天的尾巴,去川西旅游吧
- 川西|浙江文旅观察:花钱露营成“冤大头”,何解?
- 露营|在川西找到最佳露营点,用艾特铭客K30音响来一场秋日狂欢!
- 川西|地球上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的城市分别在哪里?
- 日照金山|国内名字带“大”的四座城市,大连、大理、大庆还有一个少有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