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奇特生物志:来自太平洋的彩练,身子和脸不匹的五彩鳗】

文章图片

管鼻鯙:Rhinomuraena quaesita
又称五彩鳗 , 为鳗鲡目 , 鯙亚目 , 鯙科 。
是海鳗的一种 , 也是管鼻鯙属的唯一成员 。 因其自带表情包的脸与曼妙的身姿组合在一起 , 极其有违和感而出名 。 是目前最受水下摄影师和鱼友们追捧的物种之一 。
该物种分布很广泛 , 主要栖息在热带及温带的海洋里 。
遍布印度太平洋的潟湖(海岸带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水域)和珊瑚礁附近的沙地中 。
是一种底栖动物 , 通常生活在深度范围为1 ~67m的浅水区 。
外貌:
外国人认为管鼻鯙的外形酷似中国神话中的龙 , 身体细长 , 优雅又美丽 。
我们可以凭借管鼻鯙独特的头部来轻松识别该物种 , 它们以其特有的上下颚和“大鼻孔”而闻名 。
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 每当潜水员靠近观察时 , 它们经常会把嘴巴张开很大 , 并露出一副“你不要过来啊啊啊”的神情 。
是先天性的雌雄同体物种 。
初步推测是先是雄性 , 然后将性别变为了雌性 , 但目前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
管鼻鯙的颜色富有变化 , 以至很多人都认为它们有三个不同的品种 。
但其实管鼻鯙身体的颜色会在它们的生命历程里 , 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 。 在目前人类的了解下 , 它们是唯一经历颜色和性别变化的海鳗 。
幼年的管鼻鯙呈黑色 , 背鳍为金黄色 。 成熟后 , 雄性的主体颜色将变化为蓝色 , 背鳍维持金黄色 , 而雌性则完全变成了金黄色 。
蓝色成年雄性的长度约在65~94cm之间 , 而较大的黄色雌性则可以达到130cm 。
PS:以前人们错把蓝色形态和黑色形态认定是两个物种 。 还专门命名了名称 , R. quaesita用于蓝带鳗鱼 , 而R. amboinensis则用于黑带鳗鱼 。
它们有270~286根椎骨 , 背鳍、尾鳍和臀鳍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长冠 。 与所有海鳗一样 , 并没有胸鳍和腹鳍 。
没有鳞片的蛇形身体 , 可以产生一种针对外寄生虫的保护性粘液 。
这种粘液使它们能够在洞穴中快速滑行 , 而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例如擦伤、碰撞) 。 但是这种体表黏液有一股奇特的恶臭 。
鳃孔在颈部缩小为两个简单的孔 。
管鼻鯙的视力不好也不差 , 但有着近乎完美的嗅觉 。 有着两个半透明的扇形管状大鼻孔 , 以及特殊的感觉器官 。
习性:
管鼻鯙是很神秘的物种 , 主要在夜间活动 。 一天中四分之三的时间都会隐藏在洞穴中 , 偶尔只把头露出来看看周围是否有猎物 。
因为它们的嘴巴只有一排细而小的上颌齿 , 所以不适合咀嚼 , 只能像蛇一样将它们整个吞下 。 平时以小型鱼类为食 。
经常数只聚集在一起 。
性格谨慎小心翼翼 , 对于摇晃的光影 , 水波的震动及食物的味道极其敏感 。
圈养方面:
管鼻鯙的美丽毋庸置疑 , 在海水观赏鱼贸易中很常见 。
但它们其实是是凶猛的捕食鱼类 , 比粗自己10倍以上的豹斑海鳝还凶猛 。
虽然很多鱼友们想养这种漂亮的动物 , 但可惜的是 , 大多数管鼻鯙在圈养中的寿命不会超过一个月 。
所以除非有着丰富的圈养海鳗经验 , 否则不推荐购买 。
在许多情况下 , 人们观察到管鼻鯙会在被捕获后停止进食 , 尽管有报道曾称它们在圈养中存活了两年甚至更长时间 , 但是消息来源并不可靠 。
必须要用活物喂养 , 因为它们不知道不能游动的东西也能吃 。
之前提到过管鼻鯙的嗅觉非常发达 , 它们进化出来两个管状的外鼻孔 , 可以用来捕捉水中的血腥味 。
所以这两个器官也是它们身体是否健康的标志 , 没有外鼻孔的个体可能受伤或患病 , 不要购买 。
在营养不充足的时候 , 它们身体的颜色会逐渐黯淡 , 要多喂好吃的才能维持一直这种颜色 。
一般幼年的管鼻鯙在人工的环境下 , 只有很少的个体会成长成美丽的颜色 。
因此 , 如果你只是奔着它们的美丽颜色而去 , 那么亲亲 , 这边建议您直接购买成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