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广东徒步圣地大南山,悄然绽放了十万亩洁白如雪的浪漫芒花( 二 )


(汽车可直接开上大南山最高处)

2020年11月6日 , 《发现清远》团队也辗转来到了大南山 。 汽车上山线路位于惠东县多祝镇永和村 , 手机地图输入“许屋洋”这个村名可导航直达 , 在甬莞高速多祝出口下了高速之后 , 沿着乡村水泥公路可一直通向许屋洋村 。


在距离许屋洋还有2公里的地方 , 有一个大分叉路口 , 水泥公路直行前往许屋洋村 , 砂土公路右拐是大南山上山碎石公路 。 从这个路口驾车抵达水底山顶峰 , 还有10公里路程 , 全程碎石路面 , 海拔提升约1000米 。

(见到这些路牌沿水泥公路直行)

(在这个分叉路口右拐上山)

因为当初开挖这条上山公路的目的是运送巨型风电机上山 , 所以路面很宽 , 坡度也不太陡 , 但路面全是碎石 , 汽车行驶特别颠簸 。


一些路段设有路障 , 但我去的当天无人值守 , 汽车可以随便通行 。 据说国庆长假期间 , 很可能会有工作人员在公路值守 , 不允许游客驾车上山 。

普通小汽车能否上山?事实上 , 只要胆子足够大 , 不怕伤车 , 普通小汽车是可以开上山的 , 这次我见到城市SUV和小绵羊摩托车 , 都轻松开到了山上 。 只是水底山峰顶附近和前往斧头石顶的公路分别有一段路况极差 , 需要硬派四驱越野车方可通行 。
(路遇牛人开着小绵羊独自上山露营)

(沿途见到好多城市SUV开上山)

自从开挖了这条上山公路后 , 登顶大南山变得轻松惬意多了 , 省去了徒步跋涉的艰辛 。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 如此大面积开挖公路 , 对大南山的生态植被已经造成了难以恢复的创伤 , 让很多喜欢徒步穿越的驴友们感到扼腕叹息 。



对于我的陆风X8来说 , 走这条碎石公路甚至无需开启四驱模式 , 就可以轻松开上水底山顶了 。 只是靠近水底山顶峰有一段路面损毁严重 , 城市SUV很容易托底 , 需要小心通行 。


容易获得的东西往往不会让人珍惜;容易登顶的山峰往往不会让人记忆深刻 。 如此轻松驾车登顶大南山 , 让我感觉少了很多登山过程的乐趣 。 站在水底山观景台眺望 , 只见弯弯曲曲的碎石公路一直延伸至海拔1105米的斧头石顶 。


在很多人眼中 , 斧头石顶虽然不如水底山和牛皮嶂那么高 , 却是大南山最漂亮的一座山峰 , 因为斧头石顶四周全是金黄色的草坡 。 只是前往斧头石的碎石公路损毁严重 , 非硬派四驱越野车难以通行 。

对于酷爱徒步的我来说 , 如此轻松驾车登顶海拔1290米的水底山 , 肯定是很不过瘾的 。 好在时间非常充裕 , 于是 , 决定从水底山徒步穿越至斧头石 , 充分体验大南山精华段徒步穿越的酸爽 , 然后原路返回 。


水底山至斧头石的这条山脊线连绵起伏 , 山坡上长满了密密匝匝的芒草 , 春夏季节碧草如茵 , 秋冬时节色泽金黄 。 所以在驴友们眼中 , 这条长长的山脊线是大南山最精华的路段 。


现如今正是芒草开花抽穗时节 , 放眼望去 , 一望无际的芒草全都抽出了白色的芒花 , 宛若在连绵起伏的山坡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 一阵阵秋风拂过 , 洁白的芒花齐齐随风摇曳 , 显得特别浪漫、唯美!



我原以为汽车开到了水底山 , 接下来徒步至斧头石应该轻而易举了 。 其实并不然 , 因为从水底山到斧头石 , 直线距离足足有5公里 , 来回走一趟徒步里程至少14公里 , 累计爬升接近1200米!


从水底山下撤至第一个山坳 , 海拔高度就下降了400米 , 然后又得爬升200米左右才到芒草岭 。 一个小时后 , 从芒草岭回望水底山 , 不敢相信不经意间又走了这么远 , 而斧头石还在遥远的前方 。
(从芒草岭回望大南山主峰水底山)

(下图:从芒草岭远望斧头石顶)

芒草岭位于水底山和斧头石两座千米山之间 , 山脊很长 , 坡度却相对平缓 。 它一手牵着水底山 , 一手挽着斧头石顶 , 这一段是大南山最具江西武功山神韵的地方 , 也是驴友们徒步大南山绝对不可错过的地方 。

现如今 , 芒草岭漫山遍野都是白色的芒花 , 壮阔、辽远 , 浪漫之中又有些萧瑟 。 我想 , 如果有一位身材窈窕的红裙美女 , 从这些雪花般的芒花丛中微笑着御风款款走来 , 红裙飘舞间芒花零落 , 那是多么唯美浪漫的画面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