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晨翻车不到一周,反转来了( 二 )


节目中「不红」「后台打人」「离婚」 , 一梗不漏 。
0713再就业男团 , 玩梗玩出了翻红奇迹 。


如此玩梗 , 是明星拿自己开涮 。
用自嘲自黑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
但不是每次玩梗都能收获观众缘 。
翻车现象也随处可见 。
曾经 , 「打工人」热梗就让一群明星上演集体翻车 。

「打工人」一词本是普通打工者的勉励与自嘲 。
被高收入明星群体玩梗之后内核已变味 , 观众自然不买账 。
无独有偶 , 不久前王宝钏挖野菜梗翻红 。

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主演陈浩民下场玩梗 。
却被翻出戏内戏外相似的渣男行径 , 被嘲至道歉 。


其实 , 明星玩梗多是娱乐属性 。
被提醒不当后躺平认嘲 , 或是删博道歉都可很快平息事态 。
但偏有人不信邪 , 一路将车开向深沟再翻个底朝天 。
男团成员任豪就曾因此陷入争议 。
因就「日本核废水」与「抗疫」话题不当玩梗而翻车 。
事后虽删除相关微博 , 但又强调「不是本人意愿」 。
导致网友讨论声加剧 , 甚至引来官媒回应 。


不难发现 , 当涉及到严肃问题时 , 玩梗便是不合时宜 。
金晨事件也是如此 。
当关注点从「表情包」走向「女性处境」 。
没有正确觉悟的回应早已脱离玩笑范畴 , 变成火上浇油 。

事实上 , 这已不是金晨第一次玩梗翻车 。
曾经的一则「缅甸北部」换装视频 , 同样引发一波争议 。

原因也很相似 , 取自霸总小说台词中的缅北与现实割裂 。
一个是玛丽苏畸恋背景 , 一个是现实中的犯罪天堂 。
纪录片《缅北恩仇录》就曾从侧面展现该地真实样貌:
战争不断 , 法律文明失序 , 女性更无人权可言 。
「娇贵的小公主」在缅北 , 只有被贩卖的命运 。

如此说来 , 玩梗有风险 , 处处是雷区 。
但疑问也随之而来:
娱乐而已 , 有必要这么上纲上线吗?

其实 , 明星玩梗翻车的原因多样 。
但之所以能升级成舆论焦点 , 离不开大环境因素 。
近年来 , 各类热点社会事件频发 。
公众借助网络对各类大事件的关注度逐步提升 。
自然地 , 对于明星身份所带来的影响力也有更高期待 。

正如吴某凡事件中 。
前女团成员张丹三的发声 , 就对案件起到了转折性的重要作用 。
也间接影响了后续发声者 , 和更多女性对于性侵事件的态度 。

可惜 , 更多的明星与社会现实是脱节的 。
《脱口秀大会5》当中 , 校园暴力、歧视、内卷……普通人的困苦被化为段子 , 逗人一笑又耐人寻味 。
可身为领笑员的周迅和那英 , 未能产生共鸣 。
甚至会出现认知上的错位 。
那英没有听出跑腿小哥南瓜口中的自嘲 , 反倒用鸡汤式口吻回以鼓励 。
此情此景 , 比脱口秀本身还要讽刺 。

更有甚者 , 完全意识不到社会事件的严肃性 。
把玩梗当立人设的手段 , 不惜破罐破摔 。
就像曾因家暴塌房的某男星 。
不仅没有反省 , 反而肆意玩梗 。
自称「铁拳」男孩 , 成立「拳宝」粉丝后援会 。
甚至还谱写了一曲「拳球后援会主题曲」 。

如此种种 , 不仅让公众对于明星「没文化」还玩梗产生愤怒 。
也对各种蹭热度的玩梗行为产生警惕 。
另一方面 , 娱乐至死的大环境 , 也造成不同人群对待「梗」的割裂态度 。
老戏骨许娣曾在一段采访错把「PUA」讲成「CPU」 。
经玩梗竟然发展出了「CPU文学」 。

将严肃事件娱乐化并非一人之力 。
也能反映出不少人对于娱乐与严肃的界限并不敏感 。
加之许多严肃事件也由娱乐事件发展而来 。
正如卡塔尔小王子因财富加持出的「可爱」意外走红初期 。
无数人玩梗 , 大批媒体助推 , 营造了娱乐氛围 。

相比于沉重的现实 , 轻松娱乐自然更受欢迎 。
连金晨翻车后的回应 , 都是从「回复黑粉与恶评」的娱乐角度出发 。
但其实 , 娱乐事件与严肃事件的界限十分微妙 。
在韩剧《匹诺曹》中 。
一位母亲疯狂减肥猝死的消息 , 本以社会杂闻的娱乐形式播出 。

但其背后动因是为了尽快体重达标 。
以求给重病女儿进行肝移植救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