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湖北一农妇走失,6子女悬赏百万寻母28年:儿子是上市总裁( 二 )


孩子们嬉戏打闹 , 夫妻二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生活不再是有了上顿没下顿 。
可要说奔向小康还是有些为时过早——家里八张嘴要吃饭 , 劳动力却只有两人 。
但这也并不能难倒尧菊梅 。
除开下地赚工分外 , 尧菊梅还搞起了“兼职”:养猪、养鸡 。
养猪卖钱 , 养鸡生蛋 , 再用赚来的钱补贴家用 。
尧菊梅从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 她只知道 , 过日子得脚踏实地 。
而尧菊梅的性格就如她的做事风格一样 , 沉默而又踏实 , 内敛而又干脆 。
邻居卢老太回忆道:“她性格直 , 话又少 , 总是在埋头干事 。 ”
提到对孩子的教育 , 卢老太又补充道:“她总能把孩子们照顾得很好 , 对自己却不怎么上心 。 ”
是啊 , 天底下的母亲总是这样 。
善良得坦然 , 伟大得不顾自我 。
但抛开母亲的天性 , 尧菊梅之所以这般奔波 , 还因为她希望孩子们都能拿上课本读书 。
尽管她本人连大字都认不得一个 。
在尧菊梅的坚持下 , 章家陆续出了好几个高材生 。
【1993年湖北一农妇走失,6子女悬赏百万寻母28年:儿子是上市总裁】大儿子考上了崇阳师范学院 , 大女儿考上了电大 , 三儿子考上了成都工学院 。
其余几个孩子 , 该读高中的读高中 , 该念初中的念初中 。
章家就这样立了起来——
都说莫欺少年穷 , 但也别小看母亲之于一个家庭的影响 。

章家合照
居心叵测的村民
前段时间某平台上有一句话很火 , “怕兄弟苦 , 又怕兄弟开路虎” 。
虽说只是玩笑打趣 , 但有一点必须要正视:没人希望你过得比他好 。
除了嫉妒心作祟 , “幸福”还有可能成为他人作恶的筏子 , 就比如知道章家过上好日子的邻村青年 。
上回说到章家屡出高材生 , 这事其实还有后续:三儿子章方良赴美留学 。
章方良的留学无异于平地惊雷 , 炸得新塘岭村的村民们说不出话来 , 连连感叹章老汉是祖坟冒青烟 。

赴美留学宣传图
1993年 , 在美国的章方良往家里寄了300美元 。
虽说不是什么天降巨款 , 但这笔数额 , 足以让章家新盖处住宅 。
也足以支付一张去往广州的车票 。
邻村的一个小青年听别人都在说广州好挣钱 , 于是也便心生出前往广州打工的念头 。
可他两袖空空 , 别说去广州安定下来 , 他甚至连一张车票都买不起 。
怎么办?小青年将心思打在了章家身上:
这家儿子有出息 , 刚刚才往家里寄了一大笔钱 。

广州
于是 , 小青年编了一个漏洞百出 , 却又精妙绝伦的谎言——
哄骗尧菊梅 , 说她小儿子在广州过得很不好 。
说它精妙绝伦吧 , 但这个谎言又经不起推敲 。
说它漏洞百出吧 , 又将母亲的爱子之心拿捏得透透彻彻 。
更重要的是 , 小青年还懂得结合时事:尧菊梅的小儿子的确在广州 。

广州
“你还在这干活呢?你那小儿子在广州饭都要吃不起了!”
小青年煞有其事地描绘起尧菊梅小儿子的落魄潦倒:吃不起饭、睡在桥洞里……
果不其然 , 尧菊梅在听了这话后 , 脸色唰地惨白起来 。
小青年又顺势抛出鱼饵:
“大嫂子你看这样行不行 , 你给我点钱当路费 , 我去广州找你儿子 , 日后也好互相帮衬!”
尧菊梅怎会不心动 , 但她更想亲眼去看看孩子 。
“你行个方便 , 带我一起去广州 , 我去接他回家!”
小青年还是低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
眼看自己的谎言就要胎死腹中 , 小青年紧忙劝阻 。
“大婶子也想去广州?这可不行!坐火车需要身份证 , 你有身份证吗?”
这可说在了尧菊梅的心坎上:是啊 , 自己没有身份证怎么去广州呢?
在身份证还未普及的年代里 , 老一辈人多数都是些“黑户” 。
不是嫌麻烦 , 就是压根不知道要去办理 。

居民身份证号码
但尧菊梅仍是没有放弃 , 她向同村的一个人借了身份证 , 央着小青年带她一同前去广州 。
事情到了这一步 , 小青年哪还有什么理由搪塞 , 他只好带着尧菊梅来到了广州 。
好在小青年还存有良心 , 他将尧菊梅带往了小儿子处 , 便灰溜溜地跑路了 。
小儿子看见尧菊梅的到来大吃一惊 , 他连忙问起整件事的脉络来 。
两人一对证 , 这才知道尧菊梅上当受骗了 。
小儿子后怕不已 , 母亲大字不识一个 , 普通话也不会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