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鲲是神话中一种巨型生物 , 在庄子《逍遥游》中描述为:“北冥有鱼 , 其名为鲲 。 鲲之大 ,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 其名为鹏 , 鹏之背 , 不知其几千里也 。 ”只不过现在被网友戏说为:“鲲之大 , 一锅炖不下” 。
在众多影迷中等了13年之久的《阿凡达2》最近上映 , 当影片中的伊鲁、掠波翼龙、阿库拉鲨、图鲲等神奇生物一出现 , 图鲲无疑是最吸睛的 ,体长接近百米 , 一跃出水面 , 便有遮天蔽日的气势 , 加上外形个性都像温顺的巨鲸 , 名字等设计灵感又像神话中鲲 , 很懂人们的心理预期 。
在电影中 , 图鲲是群居生活的 , 它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 也有自己的语言文化 , 其中一条就是禁止任何形式的杀戮 , 这是由于图鲲种群曾由于争夺领地 , 同类相互争斗 , 体型庞大的图鲲自相残杀太惨烈 , 为避免再出现这样惨烈状况 , 图鲲种群形成了这一默契——禁止杀戮 。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阿凡达中图鲲帕亚坎是否像那52赫兹的鲸?】
而在图鲲种群中 , 就有一只名为帕亚坎的图鲲 , 它不满人类任意宰杀同类 , 奋力阻止敌人 , 而被其它图鲲误解 , 被排挤 , 离群的图鲲必然孤单 , 可它依然勇敢 , 最后依然不顾自身的危险 , 对抗入侵者 。 这只如此特殊的图鲲 , 是否来源那条52赫兹的鲸?有乐队为它写下《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 , 也有歌手为它写下《52赫兹》 , 还有人为它拍了一部纪录片 , 那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一条鲸鱼 , 它没有同伴 , 不被其它鲸鱼所理解 。
这条鲸鱼之所以孤独 , 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和其它鲸鱼并不在同一个频率 , 正常鲸鱼的频率只有15—25赫兹 , 其他须鲸的频率也只有15-40赫兹 , 而它发出的是52赫兹 , 它想同别的鲸鱼交流 , 可别的鲸鱼无法回应 , 一直得不到同伴的回应 , 它只能孤单地漫无目的地游动 , 从太平洋到大西洋 , 再到地中海 。
这头鲸鱼也被命名为Alice , 之所以发出不同地频率 , 有人认为它是蓝鲸和其他物种的混合产物 , 所以叫声频率不同 。 在1989年初次被发现 , 最后一次听到Alice的歌声是在2014年 , 然而这时候的频率已经由52赫兹降到了50赫兹 , 年龄也在增大;也在那一年 , 已经追踪记录这头鲸鱼多年的科学家去世了 , 此后的时间 , 人们再也没有听到过52赫兹的声音 , 不知道它是否安好?
影片中图鲲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 却禁止任何形式的杀戮 , 还不反抗 , 确实有些让人难于理解 , 例如在敌人残忍地捕杀图鲲时 , 他们甚至嘲笑图鲲种群 , 认为图鲲面对捕杀 , 连煽动一下鳍都不曾有过 , 这明显已经不利于图鲲种群的生存了 。
在自然界也确实有过真实的案例 , 被人类发现 , 被人捕捉导致种群灭绝的 , 最有名的就是斯特拉大海牛 , 斯特拉大海牛种群生活在科曼多尔群岛 , 种群已存在了800多万年 , 直到1741年6月 , 一支探险队的船只遇险 , 斯特拉等幸存者则漂流到了科曼多尔群岛 , 他们第一次发现了这种大海牛 , 为了食物 , 他们开始捕杀大海牛为食 , 而一只成年大海牛也足够他们度过难关 。 在他们成功返航后 , 不断描述这种大海牛的肉味鲜美 , 导致大量人群前去捕杀 , 终于最后一头大海牛在1768年被杀死 , 距离它们被发现仅仅27年 。
乔治·斯特拉是第一位发现这种大海牛的人 , 所以也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种大海牛为斯特拉大海牛 , 也可以说一种被讽刺命名的动物 , 也是他导致了这种大海牛迅速灭绝 , 或许是因果报应吧 , 据说斯特拉在另外一次探险中 , 因喝酒过多 , 又感冒发烧 , 最后死在雪橇上 , 尸体被雪橇狗分食殆尽 , 残骸最后被图拉河冲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