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版图不断扩张,桐树基因的基础真的牢靠吗?


业务版图不断扩张,桐树基因的基础真的牢靠吗?


文章图片


业务版图不断扩张,桐树基因的基础真的牢靠吗?



本文系深潜atom第594篇原创作品
数千年来 , 癌症一直是人类最大杀手之一 , 2021年 , 全球癌症死亡病例更是高达996万例 , 通过技术手段在早期实现对癌症的筛查 , 可以大大降低癌症死亡率 。
微卫星不稳定(MSI)是泛癌种中最重要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 对结直肠癌、胃癌、子宫内膜癌、林奇综合征筛查、辅助化疗疗效预测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近年来 , 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认可 , MSI检测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
2021年 , 一款由桐树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检测试剂盒获得了NMPA三类证书 , 开启了MSI合规检测时代 。 不过 , 抢占了MSI检测先机的桐树基因 , 并未将精力聚焦于此 , 竟然陆续开发了众多医疗AI产品 。
01
立足泛癌种检测
我国拥有14亿人口 , 也几乎有着全球最多的癌症患者 。 根据IARC数据显示 , 2020年 , 我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 。 由于很多肿瘤会出现MSI-H的现象 , 因此国内MSI-H肿瘤患者数量庞大 , 目前已超过32万例 。 桐树基因的检测试剂盒如果能够广泛应用 , 将会让数以万计的患者受益 。
2016年 , 定位于“创新 , 为肿瘤患者创造价值”的桐树基因在肿瘤基因检测的浪潮中诞生 。 通过布局一代测序平台、荧光定量PCR、二代测序平台和CRISPR满足不同肿瘤患者、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临床需求 , 桐树基因业务覆盖了分子病理诊断和肿瘤基因检测服务 。
官网显示 , 桐树基因已经研发出了微卫星不稳定(MSI)检测试剂盒和诊心安-MRD产品 。 其中 , 微卫星不稳定检测试剂盒于2021年1月获批 , 是国内首个获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MSI检测试剂盒 , 可同时检测出2个位点的检测 , 实现了泛癌种生物标志物筛查 。 采用ctDNA检测技术的“诊心安-MRD液体活检核心技术系统化解决方案”已经获得了CE认证 。
桐树基因创始人严令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作为临床医生出身的他 , 每天和病人打交道 , 比其他从业者更能深切体会肿瘤带给一个患者 , 还有他背后的家庭带来的巨大创伤 。 而这成为驱动他创业的最核心的原始动力 。 因此 , 桐树基因能否获得临床认可 , 似乎都在情理之中 。
根据官网显示 , 桐树基因的微卫星不稳定检测试剂盒在合规上市后 , 已经率先在全国63家三甲医院率先实现了规范且常态化的2B3D-MSI检测 , 市场占有率已超90% , 并且深受好评 。 不过 , 在2020年10月的一篇桐树基因的专访文章显示 , 其检测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国内500多家核心医院 , 两个数据竟然有巨大出入 , 让人好奇 。
不过 , 在MSI检测领域 , 桐树基因同样有很多竞争对手 , 比如已经在美股上市的燃石医学、以及正在努力冲击股市的臻和科技等 。
《2022年全球及中国癌症生物标志物产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 , 2022年全球癌症生物标志物市场规模132亿美元 , 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287亿美元 , 复合年增长率为16.8% 。 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机遇下 , 肿瘤基因检测已经成为如今最火热的黄金赛道 , 桐树基因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支持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自2016年成立后 , 桐树基因已经完成了4轮融资 , 其中最近一轮融资总额达到了5亿人民币 , 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认可 。

△桐树基因融资情况
02
不断拓展的业务版图
尽管围绕精准医疗实现了精准的布局 , 不过在桐树基因看来 , 似乎仅仅依靠基因检测技术并不足以帮助患者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 这也就很难延长甚至治愈生命 。 人工智能与基因科技作为21世纪两项颠覆性技术 , 背后已经催生出巨大的产业链 , 且彼此之间有机会形成有效结合 , 这似乎也让桐树基因看到了新的曙光 。
如今 , 桐树基因已经研发出了四款医疗人工智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