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电信诈骗的睿泽科技要IPO了,供应商好多“自己人”?( 二 )


有生产能力还要外采?除了这个没有“关联关系”但有历史渊源的大供应商外 , 睿泽科技还有不少的已披露关联供应商 。
如上面提到的南通达尔富 , 是高绪坤实控的企业 , 曾是公司第二大供应商 , 主要提供钢丝绳 。
此外 , 南通达尔富还与睿泽科技的其他供应商有业务往来 , 如向睿泽科技供应商山东圣力采购磷化丝 , 向睿泽科技另一供应商南通金圣销售钢丝绳 , 并提供电力及厂房租赁等 。

四川国鑫在2019年位列睿泽科技第三大供应商 , 主要为睿泽科技提供集装托架及托架相关服务 , 占采购总额比例8.09% 。
2015年 , 四川国鑫的母公司与睿泽科技共同出资成立四川睿铁 , 后母公司把股权转让给四川国鑫 。 如今睿泽科技和四川国鑫分别持有四川睿铁51%和49%的股份 。
如今 , 作为睿泽科技的关联方 , 四川国鑫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 。 如睿泽科技向四川国鑫销售紧固器 , 2019-2021年的销售额分别为1014.28万元、1268.94万元和632.24万元;睿泽科技还向四川国鑫采购托架 , 2019和2020年的采购额分别是279.93万元、30.12万元 。

在众多供应商与客户的加持之下 , 睿泽科技拥有完备的供应链体系 , 也具备自行生产集装化安全载具和紧固器的能力 。
然而 , 《招股书》显示 , 睿泽科技2021年度集装化安全载具和紧固器的产能利用率只有67.7%和20.25% , 存在1300台安全载具和80万紧固器的产量未被利用 。
产能过剩的情况下 , 睿泽科技每年还存在大量外采 , 公司的安全载具近九成由供应商提供 。 明明具备自行生产能力且产能未充分利用的情况下 , 大量外采集装化安全载具是否具备合理性?
睿泽科技认为 , 这主要是由于在量产产品以外 , 公司生产基地由于承担新产品试制打样、安全载具维修等工作而被占用部分产能 , 因而在自行生产难以满足资产投入计划时选择向供应商进行采购 , 具备合理性 。 也不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调节成本费用或利益输送的情形 。
曾被电信诈骗损失328万睿泽科技一直强调公司业务均为合法合规经营 , 在公司治理过程中 , 没有“害人之心”的睿泽科技却缺少了一点“防人之心” 。
《招股书》显示 , 2019年 , 公司营业外支出中其他损失331.28万元 , 其中电信诈骗损失328万元 。
一个诺大的公司 , 都已经冲刺A股上市了 , 居然在报告期内遭遇电信诈骗 , 听起来还有点匪夷所思 。
具体来看 , 2019年9月23日中午 , 湖北睿泽的会计廖某收到一封落款为当时的湖北睿泽总经理李岩的邮件 , 湖北睿泽财务人员按邮件指示进入QQ群后 , 群内昵称为“杨波=监事”以及“高绪坤=董事长”的两名人员要求出纳刘某以及会计廖某统计湖北睿泽公司账户的余额 , 后又提出汇款要求 。
由于会计和出纳未仔细识别邮箱账号等 , 从而被犯罪团伙电信诈骗导致银行账户资金被骗取 。
目前 , 上述案件仍在办理过程中 , 2021年睿泽科技已收回部分诈骗资金50万元 , 并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

业内人士指出 , 内部控制未能有效阻止资金被骗取 , 说明睿泽科技对于突发情况的处理经验欠缺 , 未严格按照公司现有审批流程对资金支付事项进行逐级审批 , 未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及程序所导致 。
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在日常资金支付审批流程控制上的监管不足以及财务人员在资金管理风险意识上的缺失 。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 , 这种快要上市的公司依然被电信诈骗的情况 , 说明公司治理和公司内控体系出了问题 , 只是习惯于听命老板而让公司失去了对可能的风险必要的防范和制衡措施 , 说明公司内部风控体系建设很不到位 , 公司运营水平还有很大的需要提升的空间 。 这对于公司上市而言 , 应该是一个管理层面的减分项 。
不过睿泽科技表示 , 针对此次诈骗事项 , 公司已经采取了相关防范措施 。
【被电信诈骗的睿泽科技要IPO了,供应商好多“自己人”?】物流装载安全并不是被资本广泛关注的热门领域 , 睿泽科技表示 , 除德达物流曾在新三板短暂挂牌外 , 其余竞争对手均未挂牌或上市 。 但物流装载安全是物流中非常重要的保障 , 睿泽科技能否通过规范经营 , 顺利推开A股的大门?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