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乡土散文:小溪静流

旅游消费|乡土散文:小溪静流

文章图片

旅游消费|乡土散文:小溪静流



流经我的家乡有两条河 , 一条是源远流长的无定河 , 古老的无定河闻名遐迩;另一条是无声无闻的小溪 , 只有在其周边生活的人方知这一美好的存在 。 难得一见的是 , 小溪正好在我们村前汇入无定河 , 然后携手奔向不远处的母亲黄河 。

对于干旱缺水、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坡来说 , 波涛滚滚的黄河及其支流无定河给沿岸人民群众带来的希冀不言而喻 。 但对于我们村来说 , 静默的小溪形成了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是我童年最流连忘返的地方 , 真的别有一番景致在人间 。
那时候 , 我们村五百多人共饮一口水流量细若游丝的井 。 不要说春雨贵如油 , 就连日常生活用水都非常困难 。 可想习惯了排队取水的乡亲们有多么的爱惜水资源 。
家乡的小溪由纯净的山泉水自然聚集而成 。 它深处山谷底岩石间 , 流经十多村百余里 , 水清见底 , 怪石嶙峋 。 掬一捧清冽的泉水来解渴 , 那凉爽的感觉何止甜如蜜!
小时候常去小溪戏水 , 不知它的起源 , 不管它流向哪里 , 也不清楚它到底流了多少年 。 它却陪伴了我整个的童年 , 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 让我沉浸其中而忘了困难日子里的所有烦恼 。
寒冬来临 , 辽阔的黄土高坡棱角分明 , 仿佛披上了一件硕大无比的黄色大衣 , 挺直了腰板屹立在祖国的北方 , 随时迎接着北风凛冽的洗礼 , 一副无所畏惧的信天游模样 , 管它山高水长路又远 。
冰封后的小溪是我们天然的滑冰场 。 从早到晚 , 不怕冻的孩子们不约而同比赛似的到这里来滑冰 。 你推我拉的小伙伴们都穿着简单的棉服 , 大家都没有手套和棉帽 , 不少人甚至连袜子都穿不起 。 天寒地冻 , 大伙儿一会儿就冻得瑟瑟发抖、面红耳赤、眼泪汪汪 。 但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了孩子们寻找乐趣的心 , 冰滩上的欢笑声照常不断 。 是的 , 没有什么比热情似火更好的遇见 。 因为它能激发出奋斗的光芒 , 从而将平凡世界点缀得格外美丽 。

春分过后 , 小溪潺潺 , 波光粼粼 , 绿草如茵 。 心急如焚的少年们根本等不上“春江水暖”就开始下水游泳了 , 当然还是利用放羊割草或砍柴的时间 。

小溪最美在夏季:花草树木疯长 , 牛羊成群结队 。 晨曦醉倒路边 , 鸟鸣蝶舞无限 。 烈日里蝉鸣不止 , 夜幕下蛙声一片 。 每一个晴天 , 洗漱者接踵而至 , 挑水浇地的受苦人络绎不绝 , 山谷里人声鼎沸 。
蓝天白云 , 青山绿水 , 好一片大自然的杰作!焕然一新的家乡犹如江南水乡一样的美 。
夏日炎炎 , 游在小溪 。 为了刺激 , 三五成群的男孩子们经常从两三层楼高的崖石畔上直接跳入深潭 。 这些危险的动作 , 我常是首当其冲的第一个 , 虽然谈不上多少技术含量 , 但技巧肯定是有的 。 第一步 , 对着深潭 , 找准方位;第二步 , 按住身体关键部位并保持身体平衡;最后 , 屏住呼吸 , 放松心态 , 按某一既定姿势跳下去 。
女孩子们在浅水湾……
说来也是 , 这些看似简单的重复性活动 , 却是那时农村孩子们的首选 。 小溪 , 确实给家乡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 我们从初春小草萌芽耍到深秋落叶满空山 , 从早玩到晚尽兴而归 , 直至一个个长大后纷纷离开 。
北风刮起时 , 黄土高坡犹如奏响了一场盛大的交响乐 , 高潮迭起 , 兴奋不已 , 呼声震天 , 唯有山谷里的小溪安静如初 。
记忆里 , 什么大风大雨都阻挡不了家乡父老上山劳作 。 他们早已习惯了如此这般信天游式的生活 , 就像深谷里的小溪一样照流不误 , 哪怕仅有一束阳光闪耀眼前一线天 。
岁月无痕 , 只有溪流里的嬉闹声在耳边不停地回荡 , 让远走他乡的足迹在月夜朦胧中不断地徘徊!
山水有相逢 。 可美好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也许年轻不懂得珍惜 , 也许当时太粗心 , 总感觉幸福在不经意间纷纷离去 。

家乡与我都随着时空的转变而变了样貌 。 我两鬓斑白 , 家乡今非昔比 。 老家是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 唯有山川河流永远在那里流传 。 落花流水随风去 , 如意芳霏春又回 , 可惜不是你!

梦回故乡 , 爱如小溪 。 再见绿水长流 , 七彩阳光与蓝天白云依然倒映其中 , 顿时满眼明亮了起来 。 小溪从不管天空飘走了多少浮云 , 也不管世界消磨了多少时日:缘来缘去缘如水 , 云驻云飘云在飞 , 谁知令人陶醉的沁人心脾深藏其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