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上交文物要800万元,文物局只给1万,老人随后就拍卖了1980万


老人上交文物要800万元,文物局只给1万,老人随后就拍卖了1980万

文章图片


老人上交文物要800万元,文物局只给1万,老人随后就拍卖了1980万

文章图片


老人上交文物要800万元,文物局只给1万,老人随后就拍卖了1980万

文章图片


老人上交文物要800万元,文物局只给1万,老人随后就拍卖了1980万

文章图片


老人上交文物要800万元,文物局只给1万,老人随后就拍卖了1980万

文章图片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 在基本的吃穿住行后 , 人们也开始将目光放到其他领域了 , 文物鉴赏就在这时候悄然兴起 。 谈起文物鉴赏 , 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秦公 。 他在艺术品拍卖界的声誉很高 。 秦公一开始是体育出身 , 后来因为意外摔伤了腿 , 从此放弃了体育 , 进入了文物鉴赏的行列 。 半路出家的他拜师启功 , 认真钻研 , 凭借自己的火眼金睛在艺术品拍卖界闯出了一片天地 。 今天的事情 , 就与秦公有着莫大的关系 。

011995年秋天 , 北京有很多喜欢文物的人 , 平时他们聚在琉璃厂 , 一块儿交流探讨 。 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 , 并且是秦公亲自接待的他 。 前文提到过 , 秦公在鉴宝方面有一套自己的本领 , 所以在业内有名有气 , 能得到秦公的亲自接待 , 实在是一件让人惊讶的事情 。
这位来自东北的老人拿来的是一幅画 , 据老人描述 , 这幅画是从老人爷爷辈传下来的 , 在家中一直被看作传家宝 , 受到所有人的重视 。 前一阵子 , 老人总是感觉身体不舒服 , 他害怕自己突然撒手归天 , 没人帮衬自己七个生活困难的子女 , 无可奈何地做出了卖传家宝的决定 。 老人想把画卖一个称心的价钱 , 把钱分给自己的孩子们 , 为他们分担一些生活的压力 , 也当作是自己给给七个子女最后的礼物 。

02于是在1992年 , 老人从其他地方听到消息 , 说国家文物局正在到处搜集民间的文物 。 得到确切消息后 , 老人便带着这幅画赶到了文物局 , 因为老人对这幅画也有一定了解 , 所以他认为自己出价八百万不算过分 。 谁知文物局看过画后 , 一口咬定这幅《十咏图》并不值那么高的价格 , 仅仅愿意用一万元来收这幅画 , 并且嘲讽老人有些狮子大开口 , 不知轻重 。 受到打击和嘲讽的老人并没有垂头丧气 , 他转而到处打听其他权威的鉴定单位 。 当时秦公的风头正盛 , 于是老人闻名而来 , 便有了前文的一幕 。

03秦公拿到这幅《十咏图》后 , 认认真真地开始鉴定 , 不一会儿脸上便浮现出震惊的神情 。 老人一看秦公的神态 , 便知道自己没有找错人 , 也没有压错宝 , 便开口询问秦公:“这幅图的价值是不是不止一万?”秦公激动地拉住老人的双手 , 大声告诉他:“当然不止一万 , 十万百万都不止!”在二人交谈中 , 秦公开始向老人询问《十咏图》的来历 , 老人便一五一十地将故事告诉了他 。

原来这幅传家宝《十咏图》 , 是老人的爷爷辈传下来的 。 当时老人的爷爷辈曾在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身边任职侍卫 , 在清王朝快被推翻时 , 溥仪便悄无声息地把许多故宫里的文物偷偷地运送到伪满洲国的皇宫里 。 在日本宣布战败之前 , 溥仪又慌不择路地从皇宫逃走了 , 所以运来的文物便被宫中的太监、侍卫和宫女等下人抢光了 , 老人的爷爷辈就是这样得到这幅《十咏图》的 。 经过秦公的反复鉴定 , 老人手中这幅《十咏图》被定为是北宋张先的真迹 , 市场价值远远不止老人所报的八百万 。
在有了确切的鉴定结果之后 , 秦公表示一定会帮老人达成心愿 , 于是他做出了帮助老人拍卖画品的决定 。 秦公亲自通知了文玩界、艺术界、考古界和热衷文物的众多大腕前来参加这场拍卖会 。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 , 《十咏图》的拍卖价格只高不低 , 并且一路飙升 , 很快便突破了八百万 , 冲到了一千万 。 最终 , 故宫博物馆用1980万的价格成交了这幅《十咏图》 。

结语老人心满意足地离开北京 , 他对秦公表示了万分感谢 。 也正是因为有像老人一样坚定的文物持有者和像秦公一样慧眼如炬的文物鉴定家 , 我国流落民间的很多文物才能够重新回到博物馆 , 供世人参观 。
参考文献:《宋代人物山水画鉴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