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 , 这些遥远的太空探测器可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引力波观测器执行双重任务 。
更宏大的宇宙
最大的技术障碍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度测量飞船无线电波通信频率的能力 。 根据最近的研究 , 我们的测量精度必须至少要比土星卡西尼号高出100倍 。
这一要求看起来很高 , 但事实上离卡西尼号的设计已经过去好几十年了 , 而且我们一直在改进我们的通信技术 。 此外 , 物理学家们现在也正在设计他们自己的天基引力波探测器 , 比如激光干涉空间天线(LISA) , 这种天线也是需要类似的技术 。 由于冰巨人任务还有十年左右的时间 , 所以我们可以倾注更多资源来开发这些相关必要的技术 。
如果我们能破解这一精度 , 则这一极长的引力波探臂(实际比目前的探测臂长数十亿倍)就能揭示宇宙中的一系列极端事件 。 由于其惊人的长度 , 这一“冰巨星观测站”将对一类与我们目前所能观测到的完全不同的事件十分敏感 。 根据研究 , 在这一任务的生命周期内 , 探测器有可能会探测到几十个质量差异极大的黑洞合并事件 , 以及至少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合并 。 这些事件是我们用目前的引力波探测器根本不曾也不能观测到的 。
哦对了 , 这也并不耽误我们了解天王星和海王星 。
BY: Paul Sutter
FY: Asis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 , 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飞往冰雪世界,探测黑洞合并,冰巨星观测站的双重使命】转载还请取得授权 , 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 “普朗克恒星”隐含黑洞迷失的信息
- NASA 的 InSight 探测器从火星发来告别
- 美国重启“太阳帆”研发,理论上每秒能飞6万公里,能实现吗?
- 火星尘魔的声音是如何被人类捕捉到的?
- 外星巨型飞船,或可利用引力波探测,但这种飞船真的非常大
- 核聚变技术的实现,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科学家:革命性的变化
- 翁帆不小心说漏嘴,大方承认对杨老有所图?杨振宁的年薪有多高?
- 专家发现“宇宙战争”遗迹,距地球108亿光年,创痕直径1.7万光年
- 三体中存在的残影空间二向箔厉害还是降维骗局打击黑洞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