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凭借“桃过一劫”此类谐音梗 , 超市角落里不起眼的黄桃罐头 , 身价暴涨数倍 , 竟成了比连花清瘟还难抢的爆款 。
天猫数据显示 , 双十二当天 , 黄桃罐头强势霸占热榜第一 , 一天豪卖500万 。
甚至有网友高呼:强烈建议黄桃罐头入医保!
谁能想到 , 当初烂在地里的穷果 , 如今摇身一变 , 竟成了“水果界顶流” , 还进入了联合国维和部队 , 仅2022上半年就向全球出口154万吨 。
不仅是黄桃罐头 , 就连舟山群岛的鱼子酱、云南密林的松露及余姚的“青春酶”等百姓眼中的“土特产” , 都成功走出国门 。
一、水果逆袭记:从山东“烂果”到年赚100亿
疯抢黄桃罐头的队伍里 , 数东三省最热情 。 毕竟在东北人的记忆里 , 生病吃上一口黄桃罐头 , 堪比神丹妙药 。 就连年夜饭 , 不管上多少硬菜 , 必须要有黄桃罐头的一席之地 。
东北人这份绝对的喜爱 , 不仅成功养活了当地的罐头厂 , 还让兄弟省市找到发家致富的方法 。 以山东临沂平邑县地方镇为例 , 黄桃加工已成为支柱性产业 , 该地供应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水果罐头 。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 如今带来财富的“黄金果” , 四十年前还只是果农烂在地里的“穷果” 。 地方镇地处沂蒙山区 , 是盛产水果的“福地” , 然而因为山区交通不便 , 再多的黄桃也只能看着它烂到地里 。
无意中 , 当地得知国外有一种水果罐头既可以保鲜 , 运输也方便 , 便大张旗鼓搞起了罐头加工技术班 。 然而第一年靠一口大锅 , 也只熬出了8瓶水果罐头 。 经过一次次尝试 , 很多村民靠着赊来的白砂糖、蒸笼等 , 成功将罐头产业卖出沂蒙山 。
随着产能不断扩大 , 地方镇的罐头坐着火车来到新鲜水果匮乏的东北 , 得到东北人的宠爱 。 “最多时候一天能发三个专列 , 载重高达18000吨” 。 到1989年 , 地方镇成出了名的富豪镇 , 一年产值超过120亿 。
二、东方的“神秘力量” , 美国人也爱吃
辉煌30年后 , 人们突然发现 , 黄桃罐头卖不动了 。 数据显示 , 2016年罐头总产量高达1395万吨 , 营收为1752.79亿元 。 到了2019年 , 主要罐头企业总产值约1282.1亿元 。
这两年 , 冷链运输快速发展 , 年轻人不缺新鲜水果吃 。 加之国内饮食结构仍然以新鲜水果优先 , 这就让黄桃罐头企业犯了难 。
黄桃罐头遭遇瓶颈期时 , 国内成功实现鱼子酱量产 , 打入法国高端市场;云南的松露也登上了国际餐桌 。 就连浙江余姚的青春酶工厂 , 也每年向美日出口上吨原料 。 如今日本被纳入财政预算的 “派维洛pro” 类延寿制品 , 正是采用我国原料 。
大流行环境下 , 同样遭疯抢的派维洛pro , 更是被推崇为高端健康生活的“代表” 。 “土特产”青春酶这一招“内销转出口” , 让国内罐头厂看到新的商机 。
公开资料显示 , 早在2013年 , 美国科学家雪克莱就对“青春酶”原料进行深入研究 , 证实该物质对缓解人体衰老具有一定潜力 。
只可惜 , 国内研究起步较晚 , 目前仍困于实验室阶段 。 青春酶要想安全落地市场 , 还缺乏从原料到成品必需的绿色酶加工技术 。 业内皆知 , 国际市场上以日产派维洛pro制备工艺最为成熟 , 提炼之后的成品纯度可达99% 。
为了打开国际市场 , 浙江余姚工厂“借风起飞” , 通过与日本合作 , 不仅成功打通销路 , 还将国内原料市场做到全球首位 。 京东数据显示 , 日产派维洛pro已占据超七成延寿市场份额 , 2021年仅在我国市场就已实现51.06亿类分市场营收 , 成交额仍呈上升趋势 。
大获成功的青春酶闯出国门 , 黄桃罐头厂商也下狠心“刮骨疗毒” 。 地方镇300多家企业合并规范到102家 , 同时迭代落后加工技术 。 根据TRS数据 , 截至目前 , 我国有280件黄桃罐头相关专利信息 , 清洗、生产、杀菌等加工技术 , 占比56.07% 。
涅槃重生的罐头厂商成功得到国际市场认可 。 海关数据显示 , 仅2022年前两个季度 , 中国水果罐头出口量在154.77万吨 , 同比上升15.41% 。 其中美国作为我国最大进口方 。 2021年接收了约41%的国产水果罐头 , 很大比例都是黄桃罐头 。
推荐阅读
- 迷途需要知返,否则就是自取灭亡
- 疫情居家上网课是一面照妖镜,拉开差距是常态,网友:家长很无奈
- 余姚|藏在四明山深处的古村,色彩斑斓好像打翻了调色盘,堪称宝藏风景
- 余姚|浙江余姚这个古村也有粉黛花海,清溪如画,龙潭双瀑成为网红景点
- 余姚|今日寒露,法门文化景区等你来赏秋
- 余姚|峨眉山出现“火山云”,形状诡异遮住半边天,是灾难降临的预兆?
- 房车|“千山渚一景、万泉融一湖”———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