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医”宇文柔奴


“女神医”宇文柔奴


文章图片


“女神医”宇文柔奴


文章图片


她是北宋京城著名的歌女 , 她被岭南的百姓誉为“女神医” , 她就是宇文柔奴 。 宇文柔奴 , 又称柔娘 , 点酥娘 。 大诗人苏轼曾有诗曰:“常羡人间琢玉郎 , 天应乞与点酥娘 。 自作清歌传皓齿 , 风起 , 雪飞炎海变清凉”对他的好友王巩(王定国)能有一位天姿国色 , 蕙质兰心的美人非常羡慕 。 宇文柔奴不仅琴棋书画皆擅长 , 在音律歌舞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 , 并且她的医术非常高明 , 果真是一位“奇女子” 。

在我国古代女人从医本就是一件稀罕事 , 歌女出身的“郎中”就更一枝独秀了 。 宇文柔奴的父亲本是一位御医 , 后来因事被冤枉入狱 , 继而死于狱中 。 而她的母亲没能经受住打击 , 急火攻心一病不起 , 不久香消玉殒 。 更可悲的是幼小的柔奴在父母离开后 , 被她的叔叔卖入了京城的\"行院\" 。 行(háng)院的老鸨见柔奴生得眉清目秀、聪颖可人 , 于是对她精心培养 , 希望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回报 。 十几岁的宇文柔奴出落得亭亭玉立、风姿绰约 。 但她深知此地不宜久留 , 后经父亲宫里的一位太医好友帮助 , 脱离了苦海 。 柔奴也顺理成章成为太医的小助理 , 给老师打下手 , 同时跟着学习医术 。 她本身就有天赋 , 所以很快便学有所成 。

这时的柔奴正是少女怀春的年纪 , 于是在碰到了能诗会画的才子王巩之后便坠入了爱河 。 可此时的王巩已有妻室 , 而柔奴也是真的爱了 , 宁愿只做王巩身边没有名分的歌女 。 而就是这位痴情的歌女 , 在后来王巩遭受苦难时 , 成为唯一一个陪他走过人生低谷的人 。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 ,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 , 与他交情颇深的王巩也被牵连 , 被贬到了岭南宾州(今广西宾阳) 。 当时的岭南被称为“南蛮之地”非常的落后 。 得知王巩被贬消息后 , 他的妻妾下人大多都离他而去 , 唯独柔奴甘心跟随王巩远赴偏僻之地 。
【“女神医”宇文柔奴】宇文柔奴曾尝尽人间疾苦 , 非常同情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 。 而岭南湿热多顽疾 , 柔奴便利用自己的专长 , 开始了行医治病的生涯 。 这一干就是五年 , 宇文柔奴以出色的技艺和良好的医德 , 被当地的老百姓誉为“女神医” 。

行医治病的同时 , 柔奴还照顾王巩的饮食起居 , 给他以温柔的慰藉 。 陪伴失意的王巩度过了人生最凄苦的时光 。
后来王巩奉旨北归 , 与苏轼对坐饮酒 , 宇文柔奴在旁服侍并当场献歌 。 苏轼便问柔奴岭南风土人情 , 本以为会听到凄声苦语 , 未曾想柔奴答曰:“此心安处 , 便是吾乡” 。 苏轼听后大为感动 , 于是便有了这首著名的《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常羡人间琢玉郎 , 天应乞与点酥娘 。 自作清歌传皓齿 , 风起 , 雪飞炎海变清凉 。
万里归来年愈少 , 微笑 , 笑时犹带岭梅香 。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 , 此心安处是吾乡 。

苏轼赞扬了宇文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 , 随着这首词流传开来的是两人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 。 后世人更多的也是欣赏像宇文柔奴这样的“奇女子” 。 人生得此女子 , 实为幸事 , 苦亦不自知!
也许在柔奴心中“无论海角与天涯 , 大抵心安即是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