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眼睛王蛇都害怕的“青环海蛇”,海蛇的祖先,血清却极其稀少


连眼睛王蛇都害怕的“青环海蛇”,海蛇的祖先,血清却极其稀少


文章图片


连眼睛王蛇都害怕的“青环海蛇”,海蛇的祖先,血清却极其稀少


文章图片


【连眼睛王蛇都害怕的“青环海蛇”,海蛇的祖先,血清却极其稀少】由于时代的变迁 , 许多两栖类动物已经完全适应陆地生活了 , 其中一部分成为陆地上蛇类霸主 。 但是 , 有一部分两栖类动物却回到海洋中的生活 。 成为海蛇的祖先 。 海蛇一族在海洋中渐渐发展壮大 , 出现了许多分支 , 青环海蛇和就是很具代表性的蛇类 。

珍贵的血清海蛇生活在海洋中 , 我们一般人很少见到 ,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非常稀少的案例“海蛇咬人事件”在1994年8月28日下午3点 , 43岁的工人抓捕一条长1.2米的青环海蛇时 , 手指不慎被咬伤 , 1个小时后工人发现自己的舌头变硬 , 口齿不清晰 , 视觉模糊、全身酸痛、呼吸困难 。
于是立刻到当地的医院救治 , 医院给他服用了中草药蛇药 , 却未见好转 。 当天下午6点 , 工人到达医院 , 此时已经发展出严重的神经毒素和肌肉性毒素症状 。 甚至它的“小便”都是黑色的 , 医生立刻给他注射了一针抗毒青环海蛇的血清 , 由于工人中毒太深 , 医生在6小时后又给他注射一个血清 。 加上各种抢救措施 , 终于在17小时后 , 工人才脱离危险 , 安全出院 。

青环海蛇的特征青环海蛇在海中能驾驭波涛 , 能潜游水下 , 能捕捉鱼虾 , 能生儿育女 。 在距今7千万至2亿3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晚期 , 两栖类动物中的一部分终于彻底告别水乡 , 完完全全在陆上定居了 , 从而进化为爬行动物——蛇 。 可是 , 还有一部分蛇却依然怀恋故乡 , 再一次返回哺育过它们古老前辈的摇篮 , 变成我们今天所说的青环海蛇了 。
它们体型较小约为1.5~2米左右 , 身体细长 , 颜色好像那银环蛇 , 身上大约有55~80个环 , 生活在海洋中 , 擅长游泳 , 主要以蛇鳗为主 。

青环海蛇的习性现存的海蛇约有50种 , 它们和眼镜蛇有密切的关系 , 一个是海洋中的剧毒蛇 , 一个是陆地上的剧毒蛇 。 世界上大多数海蛇都聚集在大洋洲北部至南亚各半岛之间的水域内 。 少数几种海蛇 , 如长吻海蛇、青灰海蛇、环纹海蛇和青环海蛇等在温带海域中也经常见到 。
这些蛇类演化的早期阶段 , 见证了地球的繁华 。 地球上曾出现过巨大的海蛇 , 这些大海蛇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就灭绝了 , 仅留下为数不多的化石 , 作为它们旧日曾活在世上的见证 。
多年来 , 人们一直在这些岛上进行商业性的捕蛇活动 , 在加托岛每年捕蛇18万条 , 琉球群岛也有类似的捕蛇活动 。
青环海蛇的习性生活习性青环海蛇喜欢在海岛周围的浅水中栖息 , 在水深超过100米的开阔海域中很少见 。 它们有的喜欢呆在沙底或泥底的混水中 , 有些却喜欢在珊瑚礁周围的清水里活动 。
青环海蛇潜水的深度不等 , 有的深些 , 有的浅些 。 曾有人在四五十米水深处见到过青环海蛇 。 浅水青环海蛇的潜水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 , 在水面上停留的时间也很短 , 每次只是露出头来 , 很快吸上一口气就又潜入水中了 。

深水青环海蛇在水面逗留的时间较长 , 特别是在傍晚和夜间更是不舍得离开水面了 。 它们潜水的时间可长达2~3个小时 。 青环海蛇具有集群性 , 常常成千条在一起顺水漂游 , 便于捕捞 。 还具有趋光性 , 晚上用灯光诱捕收获更多 。
“海洋之宝”的天敌任何生物都会有害怕的动物 , 青环海蛇也不例外 , 海鹰和其它肉食海鸟就吃青环海蛇 。 它们一看见青环海蛇在海面上游动 , 就疾速从空中俯冲下来 , 衔起一条就远走高飞 , 尽管青环海蛇凶狠 , 可它一旦离开了水就没有进攻能力 , 而且几乎完全不能自卫了 。
另外 , 有些鲨鱼也以青环海蛇为食 。 青环海蛇的毒液属于最强的动物毒 。 钩嘴海蛇毒液相当于眼镜蛇毒液毒性的两倍 , 而青环海蛇的毒性更为厉害 。 它的毒液主要是肌肉性毒素 , 被青环海蛇咬伤后 。 一般3个小时为潜伏期 , 中毒后最先感到的是肌肉无力、酸痛 。 有点像破伤风的症状 , 同时心脏和肾脏也会受到严重损伤 。 被咬伤的人 , 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