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英:“土产品”要讲新故事( 二 )


中国新闻周刊:将互联网技术和平台作为生产要素组合起来 , 对于重塑农产品价值链有何意义?
刘守英:通过互联网平台 , 需求主体变了 , 超越了原来的范围 , 而且减少中间环节 , 生产端所分享的价值就多了 , 利润就高了 , 这样单位投入的回报率也上来了 。 这是解决中国农业产业现代化的一个关键 。
另外 , 还要重视规模化产业和市场需求的链接问题 。 产品卖出去才能实现产值 , 数字赋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连接城市的陌生市场 。 当然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完善 , 包括怎么建立监管机制 , 怎么实现标准化 , 品牌怎么建设 , 这涉及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各个环节 。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看待互联网业态在农民收入、农民就业方面所发挥的社会价值?
刘守英:通过数字赋能 , 很多新业态发展起来 , 一些原来外出打工的人可能也觉得回来就业是个不错的选择 。 本地的留守老人也会有更多的机会 , 很多产业的订单都可以派到农村 , 解决了当地闲置劳动力的问题 , 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 , 起到了扶贫助农的作用 。
互联网业态通过信息连接城乡 , 解决了城乡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发现价值 , 提升价值 ,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 帮助乡村地区形成主导产业 。 这是一个慢变量 , 整体性转型涉及到整个乡村的产业革命和现代化过程 ,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 一个桥梁 。
中国新闻周刊:当下在很多地方直播成为“新农具” , 短视频+直播业态在乡村振兴中是否具有普遍性作用?你对农村广大主播未来的发展有何建议?
刘守英:农民是很善于学习的 , 一个农民以前一天最多只能卖200个红心茶叶蛋 , 现在他可能通过直播卖上万个 , 周围的人就会去学习和模仿他 。 现在一些“电商村”其实已经形成了这种规模 , 对整个乡村产业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 因为它的发展方向是产业化 。
所以建立数字基础设施平台很重要 , 包括5G网络 , 也包括各个互联网平台 。 有了这个基础设施 , 农民就会利用起来模仿和跟进 , 某种特色产品就具备了规模化的可能 。 从业者多了就会出现分工 , 有的负责销售 , 有的负责包装 , 有的负责宣传 , 有的负责信用 , 这个地方的产业就成长起来了 。
所以 , 短视频和直播解决了乡村和城市、生产者和消费者“连接”的问题 。
乡村振兴是一个多方共同参与的过程 , 农民是重要的参与者 。 农村有太多特色产品等待被发现 , 这就需要农民主播们的智慧和创造 , 去发现、去宣传 , 去给产品增加知识含量 , 去讲出这些“土产品”的新故事 , 这其中有着广阔的空间 。
发于2022.12.26总第1074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刘守英:“土产品”要讲新故事
【刘守英:“土产品”要讲新故事】作者:李权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