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中独角兽再现!时隔140年原来没灭绝,研究人员激动得跳起来( 三 )



无独有偶 , 黑枕雉鸠的再现可能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灭绝” , 它只是“躲”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小岛上更适合它们繁殖生存的地方去了 。

【2】生物的逐渐灭绝其实是在给人类挽救它们的时间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划分 , 生物的濒危等级分为灭绝、极危、濒危、易危、无危以及数据缺乏等几种 。 而其中 , 我们常说的物种灭绝是指在生物集群灭绝之后 , 一种动物的最后个体一个接一个地死亡 , 直至完全消失 。

可是该如何确定死亡的那只动物是最后的一只呢?无法确定 , 极其困难 。 所以这也就导致了 , 在官方组织正式宣布一个生物的灭绝之前 , 还需要对生物栖息的地方进行多频次的、间隔时间较长的细致搜索 。 如果在搜索多次之后 , 专家们还是没有发现这个物种的踪迹的话 , 就会被宣布灭绝 。

也就是因此 , 在这段时间内 , 这些数量本就极低的鸟类 , 加上其本身小心谨慎、远离人类的性格 , 一旦躲起来要再找到也不是一件易事 。
毕竟 , 人类再强大 , 在偌大的地球上也会有人类探索不到的地方 , 也会有人类不能完全掌握的生命体 。 黑枕雉鸠的发现不也是在观察其他生物之时才被偶然发现的嘛 。

许多热心关注者好奇 , 黑枕雉鸠的再次出现是否能代表着这一族群的大量存在 , 能否代表着更多灭绝的鸟类其实依然活着?首先 ,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 黑枕雉鸠的存在绝不止摄像资料中的这一只 , 据动物学家们后来的确定 , 巴布亚新几内亚域内生活了一百只左右的黑枕雉鸠 。
其次 , 黑枕雉鸠的重现给人类带来的预示就是:如果真的想要挽救濒危生物、“复生”灭绝生物的话 , 人类需要具有更长时间、更宽泛面、更针对性的考察与摸排 , 才能在这些生物最后一个个体灭亡之前救赎它们!

在20世纪90年被定性为灭绝的越南鼷鹿是在几乎30年后 , 在动物学家们整理雨林资料的红外摄像文件中才再次被发现 。 被生物学家认为和恐龙一起灭绝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的矛尾鱼 , 在1938年被动物学家玛乔丽·考特内·拉蒂迈巡视渔民捕鱼时才发现 。

越南鼷鹿

矛尾鱼
生物的灭绝是人所宣布的 , 而不是所谓的“神创造”的 。 所以 , 拯救灭绝的鸟类及生物刻不容缓 , 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很重要 , 加强观察区域内动物的活动轨迹也非常重要 。
黑枕雉鸠“鸟中独角兽”的确能够开启一个崭新的、发现更多“已灭绝生物”的新时代 , 只要人类更加地重视起来 , 只要人类更周密地摸排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