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奈儿卷土重来


安奈儿卷土重来


文章图片



富凯摘要:“抗病毒”面料目前仍处于准备量产前的测试改善阶段 , 应用及市场前景尚待进一步明确 。
作者|川扇假
两个跌停之后 , 安奈儿的主力资金显然不想就此罢休 。 12月27日午盘 , 安奈儿再次封住涨停 , 尽管午后几经波折 , 但收盘前再次封住涨停 。

市场前景尚待明确今年8月 , 安奈儿发布公告称 , 与一家新技术公司水木接枝合资成立子公司 , 安奈儿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1% , 原因就是看中了水木接枝所拥有的抗病毒抗菌功能相关技术 , 水木接枝将按照约定为合资公司纺织品提供抗病毒抗菌功能开发服务 , 并授权合资公司在抗病毒抗菌功能纺织品领域无偿使用其拥有的利用电子束接枝技术制备抗病毒抗菌功能纺织品技术 , 以及新型季铵盐高分子抗病毒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这一消息当时并未能够引起市场重视 , 毕竟这种服装面料抗病毒抗菌功能相对冷门 , 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也是安奈儿推出的新概念 。
在此后的投资者互动中 , 公司详细解释了有关该面料的抗菌原理 。 电子束接枝技术原理是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在纺织物的纤维大分子上打开化学键 , 再将若干个功能分子枝杈“嫁接”到这个纤维大分子中 , 纤维大分子会摇身一变 , 成为自带抗病毒抗菌“武器”的新型抗病毒抗菌功能材料 。
而随着四季度疫情的严重 , 相关抗病毒概念开始火热 。 11月17日 , 安奈儿披露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 就抗病毒抗菌面料做出了详细解释 , 并在随后多次回应了投资者的相关问题 。
如安奈儿介绍 , 电子束接枝技术可以应用在口罩、防护服上 , 理论上可应用到卫生巾和尿不湿上 , 虽然公司也表示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 但已经将产品应用领域拓展到服装以外的行业 。
市场的热情随后全面点燃 , 安奈儿股价自11月18日起开始了迅猛的涨势 , 截止11月23日公司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涨幅达到了198.46% 。
而安奈儿的转折就来自于12月23日当天的沪深交易所每周监管动态披露 。 深交所表示 , 12月19日至12月23日 , 共对69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 , 涉及盘中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异常交易情形;对近期涨幅异常的“安奈儿“进行重点监控 。
安奈儿随即在下一个交易日12月26日遭遇跌停压力 , 公司紧接着发布公告就相关风险做出提示 , 如表示在正式取得专利证书前 , 也存在专利申请失败、知识产权遭到第三方侵害等风险 。 如果出现上述风险 , 可能会对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造成不利影响 。
甚至对于至关重要的抗病毒抗菌效果 , 安奈儿也提示了风险 , 表示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目前仍处于准备量产前的测试改善阶段 , 应用及市场前景尚待进一步明确 , 抗病毒抗菌效果需经市场检验 , 市场对该技术的认可和接受仍存在不确定性 , 未来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
净利润下滑剧烈从过往股价和业绩表现来看 , 安奈儿没有多少可以拿得出手的亮点 。 作为一家创办于1996年的童装品牌 , 安奈儿2017年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 , 虽然国内实体门店规模过千 , 但因为缺乏产品特色与技术创新性 , 因此也难以得到市场的关注 。
业绩上安奈儿也是起伏不定 , 公司营收在2019年达到13.27亿元峰值后 , 在2021年下滑至11.86亿元 , 而公司的归母净利润走势滑坡更加剧烈 , 且先于营收大幅下滑 。 2018年安奈儿归母净利润达到峰值8339万元 , 2020年亏损4682万元 , 2021年亏损收窄至302.9万元 。


安奈儿2022年三季报显示 , 公司主营收入6.74亿元 , 同比下降17.17%;归母净利润-1.54亿元 , 同比下降1634.83% , 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 , 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84亿元 , 同比下降4.7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701.51万元 , 同比下降89.26% 。

面对如此低迷的业绩 , 不怪安奈儿股价近两年持续在底部徘徊 , 几乎没有像样的行情 。 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 ,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 , 安奈儿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 , 盈利能力较差 , 营收成长性较差 。 财务可能有隐忧 , 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经营现金流/利润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