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国民果汁品牌倒了,只因创始人踩了个坑,可口可乐为何这么做( 二 )



他就只能选择果汁这一涉足的人还不多的领域入手 。 但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 正是由于缺少竞争 , 汇源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果汁品牌 。
等到可口、百事、娃哈哈等大厂反应过来的时候 , 汇源早就将市场牢牢把握在手里了 。 1997年 , 汇源登顶全国果汁销量第一 , 年营收突破5亿元 。
2001年 , 汇源与德隆集团达成合作 , 企业规模迅速扩张 , 到了2007年 , 汇源更是直接在港交所上市 , 在同年企业的市值就达到了60亿元的顶峰 。

汇源的发展一路上都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 直到上市之后 , 汇源所拥有的庞大市场 , 引来了可口可乐这条鲨鱼 。 之后 , 就是咱们开头提到过的事情了 。
可口可乐靠着一张空头支票 , 几乎瘫痪了汇源的整个管理系统 , 至于汇源的创始人朱新礼为何会踩如此明显的一个坑 , 目前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
第一种说法是 , 朱新礼早就有了将汇源卖掉的想法 , 在2008年时 , 朱新礼也年近六旬了 , 他早就失去了创业时的热血 , 只想安心当个富家翁 。

而可口可乐179亿元的巨额开价 , 让他财迷心窍 , 才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 另一种说法是可口可乐起初伪装的很好 , 将大量的资源和人才都交给了汇源 。
摆出了一副诚挚合作的架势 , 却在最后的收购环节突然过河拆桥 , 让猝不及防的汇源蒙受了巨大损失 。 无论如何 , 汇源的倒下都和这次失败的收购有着直接关系 。
当初白手起家 , 打造果汁帝国的朱新礼也不得不辞职隐退 。 各位对于这样一个大起大落的创业故事 , 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呢?欢迎留言评论 。

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 , 请关注我 , 为我点赞并转发 , 你们的每一份鼓励 , 都将是我做出更好内容的动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