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拉日记:窗外,有一个来自遥远星球的孩子


罗拉日记:窗外,有一个来自遥远星球的孩子


文章图片


罗拉日记:窗外,有一个来自遥远星球的孩子


文章图片


罗拉日记:窗外,有一个来自遥远星球的孩子


2004年 , 科学家们最后一次在海底捕捉到Alice的歌声 , 从此以后无人知道它的生死 。
Alice是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 , 它发出的声音频率是52赫兹 , 而正常鲸鱼的声音频率则是15-25赫兹 。 这意味着 , Alice的声音无法得到同伴的回应 , 在茫茫大海 , 它注定孑然一身 , 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漂游 。
在我们人类的世界里 , 也有那么一些特殊的人 , 他们和Alice一样 , 终其一生困守在自己的世界里 , 用常人不容易听懂的声音 , 表达着寂寞的情绪 。 这些少为人知的自闭症患者 , 被人们称为“星星的孩子” , 在星空中闪烁着孤独的光 。
在《罗拉日记:走进莉露的世界》这本书中(以下简称《罗拉日记》) , 1988年出生于法国的巴蒂斯特·查佩隆 , 用天真无邪的笔触 , 以第一人称的角度 , 讲述了八岁女孩罗拉和自闭症儿童莉露之间的故事 。

书中大量的插图 , 则出自法国动画设计师、插画师爱洛伊斯·索尔特之手 , 温馨简洁的画风 , 从另一个角度诠释着温暖的治愈力量 。
让我们打开《罗拉日记》 , 开启一扇看向另一个星球的窗 , 走近那些“星星的孩子”们 。
01 罗拉的日记 , 记录着一个美丽而感性的故事
在公园的沙堆里 , 8岁的女孩罗拉 , 遇见了独自玩耍的莉露 。 在罗拉看来 , 莉露长得特别可爱:漂亮的橙色头发 , 大大的绿色眼睛 , 还有几颗红色的小雀斑 。
罗拉走过去向莉露打招呼时 , 莉露丝毫不予理会 , 她只是一动不动地盯着沙子 , 就像一座雕像 , 还像一台断了电的机器 。 罗拉试着轻拍她的胳膊 , 不料莉露突然尖叫起来 , 罗拉吓坏了 , 赶紧边后退边轻声安抚她 。
后来 , 罗拉试着像莉露一样前摇后晃 。 晃着晃着 , 罗拉边笑嘻嘻地喊“扑通” , 边栽倒在沙滩上 , 两脚朝天 , 莉露在旁边哈哈大笑起来 。 看到莉露终于笑了 , 罗拉开心极了 , 于是她一遍遍地“扑通”摔倒 , 卖力地逗莉露笑 , 直到自己摔破了皮 。
这之后 , 罗拉每天都去公园的沙堆边找莉露 , 她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吸引莉露的注意 , 比如在沙堆里摇摆、准备好运娃娃、抛弹珠、教莉露打招呼说再见、陪莉露吹泡泡……
为了能更好地与莉露交流 , 罗拉在妈妈帮助下制作了一套游戏卡片 , 画的全是莉露喜欢的游戏 。 想玩哪个游戏 , 莉露就可以把对应的卡片拿出来 , 这样 , 她就不会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 在罗拉的耐心引导下 , 罗拉和莉露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顺畅 。

大人们说莉露得了“自闭症” , 但那有什么关系呢?莉露总是叫不对罗拉的名字 , 但那有什么关系呢?在罗拉看来 , 她只需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 她喜欢和莉露一起玩儿 , 因为莉露看起来是那么的特别 。
就这样 , 罗拉一点点努力、一点点靠近着莉露 , 她越来越理解莉露的想法 , 理解莉露看待世界的方式 。 在她的陪伴和守护下 , 莉露终于拥抱着罗拉 , 轻声说出“抱抱!爱你 , 莉拉!”
当爱与被爱的温情溢出纸面时 , 我们真切感受到 , 耐心、理解、接纳和关爱 , 让自闭症儿童的心门悄然拉开一丝缝隙 。
02 那个孤独的孩子 , 来自另一个遥远的星球
查阅相关资料才得知 ,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 , 是一种先天的神经发育障碍 , 大多孩子在36个月之前就可以被确诊 。 这些孩子在社会交往与交流上有障碍 , 在行为方式则表现为兴趣狭窄、刻板重复 。 让人伤心的是 , 这个疾病只可缓解 , 却终身无法治愈 。
原来 , 世界上有很多像莉露一样的孩子 , 他们没有与生俱来的社交能力 , 他们不明白字面以外的意思 , 他们无法直视别人的眼睛 , 他们喜欢重复相同的动作……
然而 , 在《罗拉日记》这部以自闭症为主题的儿童小说中 , 我们却找不到有关自闭症的清单式介绍 , 更看不到如何与自闭症儿童相处的教科式说教 。 作者把与自闭症患者儿童交流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 巧妙地写成一个个小故事 , 用非常直观的形式 , 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与自闭症儿童交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