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 , 北极熊是突然间的性情大变 , 而且这种性情的变化是日渐明显的 , 那么 , 是什么让北极熊“发了疯”呢?
北极熊“性情大变”的原因
在2004年 , 科学家们首次观测到北极熊的同类相残后 , 这背后的原因一直是个谜 , 到了后来 , 科学家们认为雄性北极熊的杀婴行为背后应该是为了增加繁殖的机会 , 这个理论是依据2020年14次北极熊同类相残事件中的一个事件而推断的 , 当时一头壮硕的雄性北极熊杀死并吃掉了雌性北极熊刚刚一岁的幼崽 。
毕竟雌性北极熊要独自照顾自己的幼崽长达2-3年 , 在此期间 , 雌性北极熊是没有发情期的 , 这也导致了雌性北极熊一生其实平均只能生5胎左右 , 但是如果幼崽死亡 , 雌性北极熊会再次进入正常的发情期 , 这样雄性北极熊有机会留下自己的后代了 。
但是 , 这个只是解释偶发事件 ,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 , 雄性不但会杀死幼崽 , 连成年的雌性北极熊也放过 , 显然这并不是为了繁殖 , 而且成年雌性也被观测到有吃自己幼崽和其他雌性幼崽的行为 。 不过 , 随着北极熊这种行为越来越多 , 科学家找到了真正的原因:食物短缺 。
科学家整理了近20年来的北极熊同类相残(包含杀婴行为)的资料发现一个问题 , 大多数行凶的北极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很瘦 。 作为一种生活在极地的哺乳动物 , 瘦就意味着营养不良 , 以这种身体它们甚至都很难面对严寒 , 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 而瘦弱显然就是因为饥饿 。
其次 , 北极熊的同类相残主要发生在浮冰较少的夏季 , 地点通常是在陆地上 , 而在正常情况下 , 即便是短暂的夏季 , 北极海域的浮冰依然是比较多的 , 但是 , 从进入21世纪以来 , 北极海域夏季浮冰量已经不足以支撑所有的北极熊捕猎了 , 这就是它们瘦弱的原因 , 也是它们同类相残的导火索 。
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其实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 早在2021年4 , 发表在《自然·科学》上的一篇由多个国家的科学家联合发表的学术论文就为我们揭示了进入21世纪后 , 全球变暖的速率究竟有多快?
研究团队对全球217175座冰川进行得最准确、最全面的评估 , 数据显示从2000-2019年 , 全球冰川的年消融量为2670亿吨 , 这个数据是一个平均值 , 而全球冰川融化的速率是逐渐递增的 , 其中在2000年-2004年间 , 每年约有2270亿吨冰川融化 , 而到了2015-2019年间 , 增加到了每年约2980亿吨 。
冰川的加速消融 , 恰恰就是全球变暖日益加剧最好的证据 , 而全球变暖不仅仅使得冰川融化 , 还使得寒冷海域中的浮冰大面积的消容 , 而北极熊有超过90%的猎物是依靠浮冰捕猎到的 , 浮冰越少 , 北极熊捕猎的成功率就越低 , 毕竟它虽然会游泳 , 但比起鱼、海洋哺乳动物来 , 在水中它速度还是慢了很多 。
而且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科学家安德鲁发现浮冰不但是北极熊捕猎的主战场 , 还是它猎物的食物来源之一 , 因为在浮冰上有许多的海藻 , 这些海藻在极地的海洋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 它们为海洋浮游动物70%的食物来源 , 而浮游动物是鱼类的主要食物来源 , 鱼类又是海洋哺乳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 这是一个完整的食物链 。
但是 , 浮冰的大面积减少 , 使得许多海藻失去了繁殖的场所 , 最终影响了整个的食物链 , 这也是北极熊攻击同类的原因之一 。
总结
虽然哺乳动物中有许多存在杀婴行为现象的动物 , 但是北极熊原本是不在这些动物的行列中的 , 它们虽然生活在冰天雪地中 , 但食物充沛 , 各自有各自的领地互不打扰 , 但是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 , 食物的短缺让北极熊的同类相残以及杀婴行为越来越严重 。
【北极熊同类相残、捕杀幼崽是正常现象吗?为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 因为全球变暖是地球上所有动物的灾难 , 人类是无法独善其身的 。
推荐阅读
- 我们以一张惊艳的地球全景图迎接2023年
- 为证明动物能变人类,学者让黑猩猩与儿子同住结果竟完全相反
- 一生创客、一身肝胆—王希季人物事迹
- 咋回事?这种麻雀拥有4种性别,每一只麻雀只能找到1/4同类伴侣
- 南太平洋出现“神秘怪响”,3000公里外都能听到,是海底文明?
- 俄太空遭受怪异事件,UFO快速冲向俄太空船,疑遭外星探查
- 成就太空人的梦想:乐高创意项目太空基地三合一版
- 苏联失去人性的实验:试图让人怀上猿猴的孩子,其中过程极其残忍
- 人体共有206块骨头,中国人却普遍只有204块,少的两块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