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碳化氧钼用于高效催化水裂解析氢】近期 , 四川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同设计出了一种负载在碳化氧钼(MoOC)上的铑(Rh)团簇 , 用于高效催化水裂解析氢 , 以解决现有电催化剂生产成本高和供应短缺的问题 。
MoOC中O调控的电子微环境的示意图 , 四川大学
电解水制氢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制氢技术 , 是最有潜力的大规模制氢技术之一 , 工作原理是水分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被解离生成氧气和氢气 , 分别从电解槽阳极和阴极析出 , 则阳极反应称为析氧反应(OER) , 阴极反应称为析氢反应(HER) 。 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特点是工艺简单 , 原料易得 , 环保 , 氢气纯度高(~99.9%)等 。
然而 , 在电解水制氢过程中需要一种高效的HER催化剂来克服水电解的高过电位 。 目前 , 常用的HER催化剂为贵金属材料 , 如铂(Pt)、钯(Pd)、铱(Ir)和铑等 , 它们由于电子结构独特 , 而对氢离子中间体有适当的吸附能 。 然而 , 贵金属由于成本较高和稀缺性 , 而导致实际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
有鉴于此 , 研究者就制备出了一种负载在MoOC上的Rh团簇 , 有助于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析氢反应 。 研究表明 , MoOC中存在明显的从Rh向MoOC载体的电子转移现象 , 导致Rh位点的缺电子构型 , 优化了氢结合能 , 从而增强了其固有的催化析氢活性和稳定性 。 当H2O分子吸附到Rh周围时 , 氢氧根离子吸附在缺电子的Rh位点 , 而氢离子更容易沿着MoOC中的C吸附 , 这种独特的构型 , 更有利于水的解离 。
Rh对H2O的解离促进作用图 , 四川大学
相关研究成果已以“MolybdenumOxycarbideSupportedRh-ClusterswithModulatedInterstitialC–OMicroenvironmentsforPromotingHydrogenEvolu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Small上 。
推荐阅读
- 突破认知边界
- 2022世界航天全面汇总!积极进取的航天之年(上)
- 关于新冠病毒,传来一个最新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最新发声!
- 有关新冠病毒,传来了一个最新消息!
- 2022,10大反转
- 预测:有两个重大变数将引爆又一轮疫情高峰!
- 人类为什么生活在地球?还有星球适合人类居住吗?
- 西班牙ICFO研究展示了跨越7个光学八度的高功率光源
- 杨德振:触摸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