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芳:背爱马仕到农村“扶贫”,名下7套房,过节收礼5000万( 三 )


江苏省财政厅掌管着江苏的财政收入 , 都是以亿为单位的天文数字 , 几十亿、上百亿很是常见 。

这些财政收入自然不可能由财政厅自己保管 , 保管难度大不说 , 还不太安全 。
所以存进银行就是财政厅的最好选择 , 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 还可以获得许多利息 。
银行自然不会放过这一绝佳的机会 , 如果银行能够和张美芳搭上关系 , 让她把数以亿计的财政收入都存过去 , 这家银行几乎就不会有任何后顾之忧了 。
各个银行也就将张美芳视作了金主 , 大家都使尽了浑身解数 , 想要和张美芳搞好关系 。
一些银行负责人为了自己的业绩无所不用其极 , 见不得光的手段 , 其竞争力明显要超过光明正大地去说服张美芳 。
张美芳见状 , 知道在那时的法律体系中 , 对于非税收入的各项规定还并不完善 。

监管部门很难察觉到财政厅关于非税收入的各项细节 。
而非税收入又在财政管理资金中占据了很可观的一部分 , 张美芳也就开始动起了歪心思 。
直接对非税收入有着管理权的张美芳 , 存入哪家银行完完全全都是由她一人说了算 。
在江苏省财政厅资历最老的张美芳 , 此前就亲眼见过许多大领导通过这一方式收取了大额的回扣 , 所以张美芳做起来也是如鱼得水 。
意识到自己完完全全能够从中获得不菲的收益 , 又不被外人发现 , 利欲熏心的张美芳丝毫没有想过此举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多大的损失 。
银行为了让张美芳将非税收入存入 , 负责人便直接承诺了她 , 张美芳可以从银行获取吸储回扣 。

而根据业内人士透露 , 这种事情在南京的各大银行中 , 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 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 , 大家都心知肚明 。
就是由于这样一种市场竞争自发性形成的“惯例” , 才让一部分原本属于国家的财政收入 , 流进了类似于张美芳之流的口袋 。
银行对待张美芳这种大客户 , 也是鞍前马后 , 点头哈腰 , 生怕怠慢了张美芳 , 惹她不快 。
财政收入对于银行来说是一个十分可观的存款来源 , 数额巨大不说 , 而且在短时间内也不会轻易断绝 。
有了张美芳 , 这一家银行几乎可以不用为了生计发愁 。
张美芳在和银行互惠互利的过程中 , 并没有安排她的亲戚加入 , 而是直接让自己的几个下属去做 , 胆子很大 。

在张美芳看来 , 自己去存钱都是光明正大的 , 外人也是看在眼里 , 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不是公开透明的 。
正是借助这样的手段 , 张美芳才在众目睽睽之下就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
但是在和银行商量回扣力度 , 或者是收取回扣的时候 , 张美芳就知道这种事情不能让外人知道了 。
到了最后一步 , 张美芳都会亲自前往银行 , 不让任何人跟着 。
终于落马
而行事高调、上下级关系极差的张美芳 , 落马是迟早的事情 , 江苏省财政厅的许多公职人员 , 都写过举报信 。
张美芳虽然有心不让外人知道她是怎样贪污受贿的 , 但在财政系统中细心一点的人一查便知道其中的奥妙 。

关于张美芳的举报信 , 甚至可以精确到哪一天哪一时刻 , 张美芳在哪家银行收取了多少回扣 , 这让纪委人员都觉得有些过于详细了 。
但是被举报的张美芳并不害怕 , 她知道自己背后已然形成了一个由利益交织的关系网 , 一旦她出了事情 , 和她同流合污的人统统跑不掉 。
这也是张美芳为何如此嚣张的原因 , 她知道背后的关系网不会让她轻易落网 , 所以张美芳即便是被举报 , 也丝毫不加收敛 。
但是天网恢恢 , 疏而不漏 , 在2010年 , 张美芳被中纪委调查 , 纪委人员在其办公室的抽屉内 , 就搜到了一张110万元的支票 。
张美芳之后被纪委人员双规 , 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行 , 她知无不言 , 爽快地吐露了所有和她有过来往的单位负责人信息 。

这一案件也牵扯到了江苏省财政厅 , 让许多官员都惶惶不可终日 。
最后 , 也希望政府公职人员们能够谨记初心 , 不辱使命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