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探游向元宇宙,能否化身数藏破局者?( 二 )



Spatial.io的VR画廊
相较视觉呈现和体验 , 鲸探这次升级最值得关注的是它开始利用社交促活 。
在街区选择上 , 鲸探支持“邀请好友”同进的功能 , 以此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拉新;而在确定展馆坐标(确认不可更改)后 , 玩家能与周围的其他展馆主人文字交流 , 这为鲸探增加了用户间的互动性 。
用玩家“南林MC”的话说“不孤独了” , 他解释 , 以前那种列表式的个人藏品展馆就像QQ空间 , “虽然点进去也是3D的 , 但你很少意愿去看其他人的 , 现在把各种外部建筑风格的展馆放在一个个的地块上 , 对点进去是有吸引力的 。 ”
在促活手段上 , 鲸探推出了藏品赛季排名奖励榜单 , 获胜标准为藏品热度高低 。 这一玩法与大家平时在网上看到或参与过的点赞积分玩法非常相似 , 即在藏品价值之外 , 通过他人或好友“加热”支持来获得曝光度 。
无论是上线新空间还是推出新玩法 , 鲸探没有逃脱Web2.0的互联网营销手段 。 毕竟 , 它的数字藏品搭建在属于联盟链的蚂蚁链上 , 尽管有链上哈希数值作为藏品凭证 , 但藏品的创作、使用、流通等权限依然掌握在中心化的大厂手中 , 把握流量才是鲸探的核心诉求 。
那么 , 互联网公司常规的促活拉新又为鲸探的活跃度带来多少改善呢?
从12月25日鲸探“空间”上线至今的玩家入驻率来看 , 苍穹星球为12% , 无垠星球为6% , 烟波星球仅为4% 。 由此可见 , 无论是早期积淀的老玩家群体还是最近新加入的萌新 , 对鲸探的元宇宙还没有表现出热衷 。

数藏市场凉凉 鲸探“穷则思变”

鲸探为什么要向“空间”升级 , 又为何上手段为升级拉新、促活?
因为 , 国内的数藏市场整体凉了 。
艾媒数据显示 , 2022年上半年(截至2022年7月11日) , 新增的数字藏品企业数量为64家 , 总企业数量达227家 , 其中 , 数字藏品平台就有100余家 。 而据速途元宇宙研究院统计 , 仅2022年 11 月 , 有超过 30 家数字藏品平台主动发布清退公告 。
2022年8月 , 腾讯旗下的数藏平台“幻核”停止发售数字藏品 。 背靠蚂蚁集团的鲸探也不好过 , 尤其是去年下半年 。
从商业模式看 , 鲸探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销售数字藏品 , “数藏玩家”这一流量主体就非常重要 。 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 流量和热度都在退散 。 2022年5月起 , 鲸探明显加快了藏品发行频率 , 6月仅有4天没有上架新品 。 每日售卖时间不仅分为中午场、下午场 , 有时还会在晚场上新 , 不时在一个场次发行多个IP藏品供用户抢购 。
然而 , 鲸探的热度却在同步下降 。 从2022年5月以来 , 鲸探在百度的“关键词指数”从最高点4500左右一路下降到220点附近 , 降幅高达95%;“资讯指数”仅在2022年9月鲸探推出实物定制消息时超过1200点 , 到最近“空间”上线才又将指数拉回到800多点 。

鲸探的百度指数变化
去年8月的七夕节期间 , 鲸探的藏品不再“秒空” 。 彼时 , 上线的两款藏品发售二十多分钟后依然显示存货剩余 , 平台不得不下架处理 。 最近 , 鲸探的发售日历上也持续显示 , 每日平台的藏品发行数目仅有1个 。
数藏市场的流量也在平台的激增下开始分散 , 来自同业竞争及藏品同质化的趋势也是摆在鲸探面前的一大难题 。 腾讯“幻核”虽然退出了 , 但百度超级链、京东的灵犀、小红书R-place数字藏品、视觉中国的元视觉、网易的网易星球等等平台也来抢数藏市场 , 各自旗下都有藏品IP 。
问题是 , 即便有那么多互联网企业冲入数字藏品赛道 , 但这块市场依然是较为小众的存量市场 。 相较海外流行的NFT市场 , 限制二级市场交易、防范数藏金融化是中国数字藏品市场需要共同面对的监管环境 。
对此 , 鲸探一直严防死守 。 它的数藏玩家都知道 , 在鲸探购买数字藏品后 , 需要满半年后才能进行转赠 , 而受赠者须持有藏品满2年后才能再次转增 。 这就意味着二次转增行为周期被大幅拉长 , 这个规则可以抑制数字藏品的投机炒作 , 但对一些期待价值回报的用户来说 , 由于持有藏品的周期漫长、成本回收无法保证 , 他们可能会放弃鲸探 , 选择那些用“寄售”、“拍卖”等方式变相开放二级市场的数藏平台 。
守规矩的数藏平台面临流量流失 , 打擦边球的数藏平台斩获用户和销量 , 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之下 , 市场上出现了诸多卷款跑路或突然关停的数藏平台 。 速途元宇宙研究院统计的2022 年 11 月发布了清退公告的30多家数藏平台中 , “超九成的平台仅以 10-30% 的发售价格回收藏品 , 并要求退款用户不得再次追究平台责任” , 用户陷入“哑巴吃黄连”的境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