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肉质鲜美被人类吃灭绝,从50亿只到1只不剩,只用了100年


因肉质鲜美被人类吃灭绝,从50亿只到1只不剩,只用了100年


文章图片


因肉质鲜美被人类吃灭绝,从50亿只到1只不剩,只用了100年


文章图片


因肉质鲜美被人类吃灭绝,从50亿只到1只不剩,只用了100年


文章图片


因肉质鲜美被人类吃灭绝,从50亿只到1只不剩,只用了100年


文章图片


因肉质鲜美被人类吃灭绝,从50亿只到1只不剩,只用了100年


文章图片


因肉质鲜美被人类吃灭绝,从50亿只到1只不剩,只用了100年


文章图片


因肉质鲜美被人类吃灭绝,从50亿只到1只不剩,只用了100年


人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 , 逐步学会了利用火种点燃树枝取暖和烤肉 , 慢慢的人类开始走向了食物链的顶端 , 成为了高等智人 。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 人类开始大范围的进行工业化 , 大片的原始森林被冒着浓烟的工厂占领 , 这种形式是全球化的发展和演变 , 很多的森林动物被迫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园 。
居住环境不停的遭到工业污染和工业建设破坏 , 很多的动物在不停的迁徙中逐渐的走向了灭绝 。
进入机械化信息化时代的人类 , 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 开始大肆的捕杀飞禽走兽 , 满足自己的口舌之快 。

在被捕食的动物之中 , 人类仅仅用了100个年头就吃光了50亿 , 是什么动物有如此的美味呢?
命丧餐桌的漂泊鸠漂泊鸠又名旅鸽 , 是一种形状非常像斑鸠的鸽类 。 漂泊鸠相比较普通的鸽子体型更为壮硕 , 自然重量也比普通的鸽子要重一些 。

18世纪的时候 , 旅鸽的数量非常的多 , 作为群体生活纪律性最强的鸟类 , 一个鸟群足足有上亿只 。
漂泊鸠生活在北美洲东北部的热带雨林之中 , 大西洋上丰富的水汽和巴西平原的暖流形成了特有的热带雨林 , 大片的原始森林让旅鸽有着一个非常好的生存环境 。 群居生活的旅鸽有着强大的纪律性 , 每年按照固定周期的季节迁徙 。
每次迁徙的场面非常的壮观 , 每年的秋季旅鸽从北美洲东北部向东南方向迁徙 , 迁徙的旅鸽一群有上亿只 。

长达十公里 , 宽度数公里 , 黑压压的一片 , 有着遮天蔽日的压迫感 , 数量庞大的旅鸽迁徙过程中 , 有好事者开始捕杀旅鸽 。
旅鸽在18世纪初叶开始被人猎杀 , 初次走上餐桌的旅鸽爆发出了惊人的香味 。 旅鸽常年处于高度的迁徙运动当中 , 肉质非常的结实 , 初期的捕杀都是先杀先做 , 自然是一道非常可口的佳肴 。
随着人们对于旅鸽美味的追求 , 捕杀的行动越来猖獗 , 旅鸽迁徙路上遭到的猎杀方式也是五花八门 。

有的地方的猎人 , 每年都会在秋季屯下大批量的子弹 , 等着旅鸽经过的时候 , 毫不留情的把所有的子弹送给迁徙的旅鸽 。
也有的捕食者 , 直接做了一个些旅鸽的模型 , 遥控这些模型降落在设计好的撒网陷阱 , 一次撒网让数不尽的旅鸽被活捉了起来 。
这样这些旅鸽就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 猎人把这些作为自己的奖赏 , 自己吃不完的还拿去市场上销售 。

这让更多的人体味到了野味对味蕾的吸引 , 鲜香美味的旅鸽肉被大众普遍的赞扬和认可 , 这也造成了旅鸽开始不断遭到大规模的捕杀 。
在18世纪末期的时候 , 旅鸽的数量呈现出了断崖式的下滑 , 难道是捕杀的人数和方式的发展造成了旅鸽的崩盘式减少吗?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呢?
殖民者的掠夺在后来的生物学家的专项研究中发现 , 旅鸽在美洲殖民者到来之后死亡的数量也是快速的增加 。

殖民者带来的科技就是无度的砍伐森林 , 并在森林上不断的扩建着各式各样的厂房 。 殖民者带来了工业的产业化 , 大肆的破坏热带原始森林 , 让很多的鸟类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 这样旅鸽被迫开始不到季节的时候就开始批量的迁徙 。
大范围的森林破坏导致旅鸽生存的环境被不断的挤压 , 越来越多的旅鸽被迫暴露在空旷的田野中 , 没有了森林的保护 , 没有了批量的坚果和小虫 , 旅鸽失去了食物来源 。 无毒的森林砍伐 , 滥伐乱建破坏了旅鸽的食物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