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经济串起循环产业链( 二 )


从省吃俭用型“物尽其用” , 再到今天共享型的“能用尽用” , 惜物的传统没有变 , 但新消费理念行为在不断铺展 。
挖掘闲置资源潜力
日前 ,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 指出要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
无论是闲置物品交易还是电池、纸张、塑料等废品回收再利用 , 都有助于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
“废品回收行业向绿色转型升级 , 旧物处理有了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 。 ”北京爱分类环境有限公司总裁徐源鸿表示 。
“称重5.6公斤 , ‘碳账户’又多攒了4.48元的环保金 。 ”家住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居民徐阿姨打开爱分类小程序预约上门回收服务 , 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可回收废弃物的回收 。
近日 , 记者走进北京爱分类分拣中心的厂房 , 智能化分拣流水线上的机械臂正在飞快地对刚收运回来的可回收物按品类进行挑拣 , 叉车、铲车来回移动进行搬运 , 工厂里敞亮、整洁 , 闻不到任何异味 。
“自建分拣中心 , 打通垃圾分类的全部流程——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 , 直至再生品交易 。 ”徐源鸿表示 , 爱分类已拥有回收与资源开发利用深度结合的完整效益链 , 摸索出的“垃圾分类+互联网”的“一袋式”上门回收模式 , 开启了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之路 。
如今 , 爱分类自主研发的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已经实现了全程信息化 , 对垃圾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 实现源头可溯、去向可查、风险可控、数据可析 。
截至目前 , “爱分类”在北京市昌平、顺义、房山等区建立了可回收物分拣中心 , 自主研发落地了国内首条可回收物智能化分选设备 , 对居民混合全品类的可回收物进行50多类专业分拣 , 资源化利用率可达98%以上 。
■中国城市报记者:孙雪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