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经济串起循环产业链


闲置经济串起循环产业链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意识的转变 , 二手物品交易成了一种时尚的潮流生活模式 。 小到一支钢笔、一本书 , 大到一辆汽车、一套房 , 以物换物或者变现的二手交易模式逐渐受到追捧 , 相关网络二手交易市场也逐渐火爆 。
2022年1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 , 到2025年 ,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 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 丰富二手商品交易渠道 , 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 , 促进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规范发展 , 提高二手商品交易效率 。
进入快速发展期
北京白领陈宏居住的社区最近刚刚建立了一个二手物品交易群 , 他已经把家里闲置的一个车载冰箱、几本英语教材转让了出去 。 而此前 , 他也一直喜欢浏览二手商品电商平台 , 在上面买过不少东西 。
近年来 , 随着大家对绿色环保的消费、生活方式越来越认可 , 人们的观念逐渐转变 , 会有更多人愿意把家里的闲置物品拿出来放到流通市场 , 也会有更多的消费者接受和喜欢上购买性价比极高的二手物品 。 相关数据显示 , 2022年上半年二手电商交易规模约2401.2亿元 , 预计年底达4802.4亿元 , 同比增长20.0% 。
“闲置经济的本质是一种存量经济 , 是对物品不同生命阶段的共享 。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表示 , 在共享经济从涨潮、退潮再到趋于理性的过程中 , 一种共识也在逐渐形成:共享的本质不是刻意创造闲置 , 而是合理消化闲置 , 以有限资源服务于更多群体 。
“每年‘双11’‘双12’要添置新物件时 , 我都会清理一些闲置物 , 或者挂上二手交易平台出售 , 或者找线下废品店处理 。 ”刚步入职场的吴晓芷告诉记者 , 她喜欢买买买 , 但更享受闲置物品交易的乐趣 , 用她的话说就是“有着开盲盒一样的惊喜和物尽其用的满足” 。
当前 , 闲置物品交易范围覆盖了几乎所有消费品品类 。 二手交易的物品中 , 手机、电脑、电视等3C产品占很大比重 。 据闲鱼数据显示 , 在2022年“双11”期间 , 有超过4000万件闲置物品被挂上闲鱼参与流通 。 在回收领域 , 手机与旧衣占了较大份额 。 在买新手机时 , 提前置换出旧机 , 已成为许多年轻人间的“低碳默契” 。
二手交易循环出新时尚
【闲置经济串起循环产业链】事实上 , 近年来 , 二手闲置物品的循环再利用 , 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 将自己不需要的产品交易给其他需要的人 , 本质上就是使旧物变成新资源 , 将浪费变成消费 , 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 成为了一种新时尚 。
在进行二手交易的群体中 , 年轻人占了很大比例 。 QuestMobile发布报告显示 , 闲置市场以25—45岁、一二线城市的用户为主 , 其中闲置交易类APP更加吸引年轻用户使用 。
“我觉得买二手商品特别划算 。 ”大学生小李在二手商品电商平台上 , 买过六级教材和教师资格证资料 。 她还在学校的二手群里 , 买过宿舍用的椅子和书架 。
“我不但经常使用二手交易电商平台 , 而且还爱逛线下的‘跳蚤市场’” 。 北漂青年罗先生告诉记者 , 周末他经常光顾北京的“鬼市” , “攥着手电筒在摊位前屏息挑选 , 一番讨价还价后能买到称心的物件 , 值得让人高兴上好几天 。 ”
事实上 , 繁荣发展的二手电商交易市场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撑 。 2021年7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 , 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 , 完善二手商品流通法规 , 建立完善车辆、家电、手机等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标准 , 规范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 。 同时 , 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 , 推动线下实体二手市场规范建设和运营 。 2022年1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 , 到2025年 ,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 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 丰富二手商品交易渠道 , 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 , 促进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规范发展 , 提高二手商品交易效率 。 2022年7月19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又发布了《关于印发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
“随着‘闲置经济’‘共享经济’‘循环利用’等绿色消费理念逐渐流行 , 人们逐渐把视野从追逐新品转移到二手换新上来 , ‘买二手、用二手’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特别是青年人接受 , 甚至成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 。 而闲置物品的流通再利用 , 可以从需求‘减量化’的角度促进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李勇坚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