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劳荣枝48年人生:是“傻白甜”还是“冷血精神病”?


回顾劳荣枝48年人生:是“傻白甜”还是“冷血精神病”?


文章图片


回顾劳荣枝48年人生:是“傻白甜”还是“冷血精神病”?


文章图片


回顾劳荣枝48年人生:是“傻白甜”还是“冷血精神病”?


文章图片




↑劳荣枝案二审庭审现场 图据江西高院
红星新闻记者丨陈卿媛
编辑丨张莉 余冬梅
“我今年48岁 , 未做任何整形 。 ”一审被判死刑的劳荣枝在二审首次开庭时 , 最先澄清的是她未整形 。 关于整形的说法 , 源自抓获劳荣枝的厦门警方对外公布的信息:劳荣枝供述 , 在潜逃期间 , 为了逃避打击 , 她隐姓埋名还整了容……
劳荣枝的说法常常前后矛盾 。 她被抓后近8个月时间作出40多次有罪供述 , 后又在庭上翻供 。 她说她是“傻白甜”“不撒谎” , 作案是被法子英胁迫;面对不利自己的指控 , 又说是随口说的 , 撒了谎 。
中国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观察劳荣枝讲话特点后 , 认为这个美貌、说话嗲嗲的女人“智商永不掉线” 。 “她具有‘冷血精神病’的典型特征 , 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 , 不会在意自己和别人的情绪情感 。 ”
红星新闻记者亲历劳荣枝一二审庭审现场 , 梳理以往多家媒体的报道 , 发现劳荣枝人生的48年 , 就像她不同时期有不同名字一样 , 仿佛有不同的面孔 。 但最终 , 她还是以劳荣枝的身份 , 进入了死刑复核阶段 。
1974年至1995年
“乖乖女”劳末枝
“我不敢说 , 我是温柔、善良、胆小 。 但是事实上 , 我给所有人的印象都是这样 。 ”46岁的劳荣枝涉命案站在被告人席位上 , 已有“女魔头”的称号 。 她细声细语含泪地说 , “我不希望你们妖魔化我 。 我曾经也是那个可怜的妈妈的女儿 。 ”

↑庭审现场 图据中新网
劳荣枝 , 1974年出生于江西九江的普通石油家庭 , 家中排行第五 。 起初 , 父母为她起名劳末枝 。 21岁前 , 她从未离开过九江 。
在九江的劳末枝 , 眼睛大大的 , 有着秀气的面庞 。 多年以后 , 大家描述那时候的劳末枝是一名漂亮、成绩优异、喜欢打扮的乖乖女 。 在哥哥的建议下 , 劳末枝选择读中专 , 哥哥希望她早毕业帮家庭分忧 。 劳末枝进入了只有长相出众、能歌善舞会表演的同学才更有机会进入的 , 九江师范唯一的幼师班 。
1992年 , 她毕业后被分配到九江石油分公司子弟学校教书 , 工资每月300元左右 。 这所学校曾有辉煌的时候 , 但是她去的时候 , 已经不景气了 。
劳末枝哥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 劳末枝在教书时 , 上级部门经常打电话给学校 , 让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去跳舞 。 他觉得 , 那段时间里 , 妹妹的心思已经“活”了 。
上世纪90年代 , 复苏的商业经济 , 刺激了九江这座码头城市的货运行业 , 也促进了歌舞厅、旱冰场等娱乐产业的兴起 。 出入这些娱乐场所的人 , 不乏混社会的小青年 。
1964年出生的法子英是家里六兄妹中最小的一个 。 他年幼时父亲意外溺水身亡 , 母亲出车祸落下后遗症 。 法子英小学三年级辍学 , 15岁起两度因犯罪被抓 。 出狱后 , 他在九江黑道被称为“法老七” 。
【回顾劳荣枝48年人生:是“傻白甜”还是“冷血精神病”?】法家的老屋在1992年已拆迁重建 , 每人分得一套房 , 法子英变卖了房产用于挥霍 。 1993年 , 年轻貌美的19岁女教师劳末枝在一场婚礼上 , 遇到了29岁骑着高档摩托车已有家室的悍匪法子英 , 那天她乘坐着法子英的摩托车回家 。 劳末枝成了“大哥的女人” , 逐渐和法子英一起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
在法子英的辩护律师俞晞眼中 , 与法子英谈话“有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 而法子英自己曾得意讲述 , 劳荣枝一直把他当做英雄 , 心甘情愿追随他 。 法子英被抓后 , 对他人和自己的生命都很漠视 , 只关心劳荣枝 , 问得最多的就是劳荣枝的情况 。
劳末枝的同学孙某至今仍后悔未阻止劳末枝和有家室的法子英交往 。 孙某眼里 , 劳末枝是勤俭、不爱慕虚荣的人 。 劳末枝刚和法子英在一起的时候 , 高兴地打电话告诉孙某她有男友了 。
法子英朋友陈某则称 , 法子英向他借钱时 , 说劳荣枝是个“花钱的祖宗、败家子” , 贪玩好面子 。 按照劳荣枝的说法 , 那时候 , 她花法子英的钱是为堕胎 。 但是怀孕堕胎一事已很难查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