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舆论和袭警事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二 )


房地产GDP占比如此大 , 毫无疑问解决了海量就业 。 大家如果从农村出来的 , 或者农村有亲戚的 , 就会知道有多少农村人是靠房地产、建筑、装修吃饭的 , 不敢说80% , 60%起码是有的 。
前不久中财办解读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明确说了 , 2023年将“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 , 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 。
一个很现实的局面是 , 当务之急是稳增长、稳就业 , 高精尖行业远水不解近渴 , 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 回报周期较长 。 而且投入的资金哪里来 , 从税收和财政收入来 , 财税大头来自哪里?房地产产业链和土地 。
长远看 , 产业必须要升级 , 高尖精产业必须要突围 , 但眼下 , 稳就业首先必须稳住所谓低端落后的产业和行业 , 例如餐饮、物流等服务业 , 电子、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中低端制造业 , 以及“万恶的”房地产(建筑、装修)行业 。
增量不好找、不够大时 , 必须依靠存量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房地产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会是我们的支柱产业 , 当然 , 暴利时代已经过去 , 可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是未来的主基调 , 管理层也说了 , “要研究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 摆脱多年来‘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模式 。 ”
扯远了 , 从袭警事件扯到了房地产 , 虽然有点发散 , 但道理是相通的 。
三、值得关注的网络情绪
最后谈一谈当下网络上的几种情绪 , 这件事情值得高度关注 。
什么情绪呢?举几个例子 。
1)鹿邑那个事情 , 有些网友报以同情 , 说肯定事出有因 。
2)通过群聊和朋友圈 , 我发现 , 大家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度明显不像从前 , 对内部话题的关注度显著上升 , 社会新闻越来越引起共情和共鸣 。
3)不少网友在宏观上对国家前途无限信心 , 在微观上对个人前景感到迷茫 。
在一些宏观的、民族、国家、对外等话题上 , 绝大多数爱国网友基本能保持一致对外 , 比如比较两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和组织动员能力的高下 , 比如西方的极端虚伪和无耻双标 , 可是一旦话题涉及个体利益和民生的时候 , 事情就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 互撕和翻车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 比如买房租房、工资收入、结婚生娃、劳动权益、就业保障等等这类话题 。
尤其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是 , 当这种情绪遇上舆论战、认知战 , 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 。 近年来网络上发生的各种撕裂 , 绝大部分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
实事求是的说 , 当下的中国很不容易 ,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 一些国家无所不用其极 , 又遇上全球经济下行;内部 , 产业升级处于爬坡过坎的吃力阶段 , 旧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 旧模式积累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 内卷之下 , 大部分行业都很累 , 等等 。
以上种种 , 可以说是真正的百年变局 。 这个时候 , 很自然的 , 舆论战、认知战、心灵争夺战也到了最激烈的阶段 。
但我相信 , 我们一定能闯过去 。 有时间 , 大家多看看中国历史 , 比现在困难得多、严重得多的事 , 我们都走过来了 。
我始终坚信 , 在大方向上 , 紧跟党和国家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越是在关键时刻 , 我们越要团结一致 , 越要相信国家 。 说个最简单的道理 , 我不相信党和国家 , 难道去相信敌人、相信外媒?!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 , 更何况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情复杂的大国 。 尽管她不完美 , 但她是我们普通国民唯一的家园和避风港 。 家里脏了 , 有蟑螂臭虫了 , 拿起扫把打扫就是;如果受了蛊惑 , 想去砸锅拆房子 , 那就上了坏人的当了 。
【烟花舆论和袭警事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尽管目前有这样那样的困难 , 但我坚信 , 只要绝大部分爱国群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 扫除蟑螂臭虫 , 就没有迈不过的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