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简单聊聊对近期几个热点事件的思考 。
一、关于烟花的舆论
今年元旦前后 , 烟花爆竹似乎一夜之间多了起来 。 我们小区里面和周边 , 摆摊卖烟花的比往年多了好多 , 带孩子放烟花的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 往年烟花很不好买 , 种类也稀少 , 今年不但很好买 , 而且花样繁多 。 前两天我也买了一些 , 晚上带孩子到楼下去放 , 碰到好多一起的 , 大人小孩玩得都很嗨 。
今年烟花为什么这么火 , 我想无非这么几个原因——
大疫三年 , 大家都不容易 , 尤其是放开后 , 好多人都阳了 , 身心俱疲 。 燃放烟花是一件喜庆热闹的事情 , 看着绚丽的烟花 , 心情也会好一些 , 还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 。 另外 , 按照传统说法 , 烟花里面的一些成分 , 能够杀菌灭毒、驱散瘟疫 , 老百姓抱着真诚朴素的愿望 , 想通过放烟花爆竹驱除瘟神 , 于是不少人呼吁解除禁燃禁放 。 其实 , 这都是人之常情 , 是老百姓朴素的愿望 。
但是呢 , 这种朴素的愿望和心情 , 也被一些“有心人”捕捉到了 。 于是 , 在网络上 , 我们看到了两种现象 。 一种是正常的放烟花 , 大家看到绚丽的烟花 , 有点赞的 , 有许愿的 , 有祝福的 。 还有一种呢 , 就是上纲上线 , 矛头对准禁放禁燃令 , 写小作文、拍视频表示抗议 , 挑动情绪 。 那天我刷短视频 , 就看到好几个这种视频 , 其中一个居然长达10分钟 , 抗议禁放令 , 并呼吁网友一起行动 。
直觉告诉我 , 很多老百姓确实想放烟花爆竹喜庆喜庆 , 但也没强烈到这种地步 , 谁会闲着没事干 , 为了放烟花 , 拍个十分钟的视频放到网上 , 专门表示抗议 。 这种人要么太闲了 , 要么就是有目的 。
这么多年混迹舆论场 , 我也学到了两点:
1)舆论≠需求 。
2)没有突然的、无缘无故地爆火 。 那些本该习以为常 , 却突然火爆的普普通通的事件和舆论 , 都是有人在故意引导 。
这些人总是“恰到好处”的出现 。 当初大家对防疫和封控有意见时 , 有他们;现在一些人对禁放令有意见时 , 他们又出现了;未来他们还会经常出现 。
平心而论 , 很多人对放不放烟花 , 其实并不关注 , 允不允许都无所谓 , 他们只是想发泄一下情绪 , 唱唱反调而已 , 你不让 , 我非要 , 你管我 , 我就不听 。
但是 , 绝大部分人没有这个闲心 , 不关注这个事情 , 也懒得在网络发声 , 这就是所谓沉默的大多数 。 网络上这件事看起来很热闹 , 但是并不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 大家真正关注的根本就不是这些 。
二、河南鹿邑砸警车事件
这件事的经过大家都知道 , 我就不赘述了 。 谈谈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吧 。 通过这件事 , 我想起了犯罪经济学的几个常识:经济下行增加治安压力;失业率和治安环境显著相关 , 人口流动性、本地就业结构、绝对收入差距等等也和治安环境紧密相关 。
鹿邑隶属于劳务输出大市周口 , 今年的大环境对劳务输出地是有冲击的 。 具体数据我没有 , 但可以参照历史 。 在08年次贷危机的冲击下 , 我国曾出现“农民工返乡潮” , 约有两千万农民工无业失业返乡 , 占当时流动农民工总量的15.3% 。 巧合的是 , 当时的治安案件数量也有显著提升 。 然后 , 随着08年启动大规模基建 , 解决大量就业后 , 治安环境显著好转 。
具体到这次鹿邑 , 表面上看是几个小伙子冲动上头 , 其实偶然的背后有必然 。 与农民工返乡同时发生的 , 还有青年的就业问题 , 尤其是缺少技能、不好就业的青壮年 。
这个事情 , 让我想起了前不久有关部门和权威人士重申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 这句话可能不少人不爱听 , 但这就是事实 。
列几个数据 。 房地产链条长、涉及面广 , 占我们GDP的比重为7%左右 , 加上建筑业则占到14%;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地方综合财力接近一半 , 占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的6成……